2021年7月下旬,烟花袭击宁波期间,海曙区章水镇、鄞江镇、洞桥镇,洪涝灾害最为严重。
房屋进水,田园淹没,庄稼损毁,桥梁垮塌。
2021年8月1日,颖之从章水镇,经鄞江镇,至洞桥镇,沿途看看洪峰肆虐后的山川可好。
烟花走了,但是烟花留下的创伤还在,静待修复。
7月24日和25日,连续两天暴雨,江河水位暴涨,再加上潮汐原因,入海受阻,四明山区各大水库的水位都超过极限。
7月25日,皎口水库下游的居民得到通知,晚间12点后开始高流量泄洪,要求沿线各地避险防洪。
由于潮汐引起的入海口水位高涨,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内涝灾害,7月26日凌晨开始直至28日,章水、鄞江、洞桥沿线,内涝灾害最为严重。
7月26日早晨,章水镇,人们发现樟溪上相邻的三座桥垮了,包括樟溪桥、二级电站桥和岭象桥。
下游的鄞江镇,情况如何呢?
鄞江,初名小溪,鄞州之源,宁波之根。
公元401年,东晋刘裕在小溪修筑句章新县城,开启了鄞江作为县治之始。
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句章县分成姚州和鄞州,鄞州的治所仍在小溪,公元625年,鄞州改称鄮县。
公元771年,鄮县县治迁至三江口,公元821年,迁回小溪,小溪改称光溪。
公元909年,鄮县改称为鄞县,县治再迁至三江口。
清代时,鄞江一带为通远乡,公元1911年,改名为鄞江镇,镇以桥名,桥以江名。
2002年,鄞县撤县设区,复称鄞州。
2016年,鄞江镇划属海曙区,鄞江从此与鄞州割裂。
公元738年,唐玄宗李隆基,设明州,州治也设在小溪。
为什么取名明州呢?就是因为小溪西边倚靠的四明山。
小溪地处四明山之隘口,有“四明锁钥”之称。
明州之“明”,取自于四明山,“因山氏州”,故名明州。
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
公元1195年,宋宁宗赵扩将明州升为庆元府。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于是重新将“庆元”府恢复为“明州”府,后来又觉得不对,要避“明”朝之讳。
公元1381年,朱元璋采纳鄞县文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名为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鄞江,作为县治和州治所在地,历史长达五百多年。
它山堰、鄞江桥和光溪桥,是鄞江丰富的人文历史的见证。
公元832年,唐文宗李昂大和六年,山东琅琊人王元暐,调任鄮县县令。
当时的鄮县县治在鄞江,明州州治在三江口。
为了解决明州州治的淡水供应,以及州治与县治之间的快捷航运,同时为了阻咸蓄淡发展农业生产,王元暐主持于公元833年修建成了著名的它山堰。
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颖之游历鄞江数十次,第一次欣赏到水漫它山堰。
它山堰下游的鄞江桥,前身是“大德桥”,又称“大德公桥”,始建于唐代,开始是一座以木桩为桥脚、上铺竹条编织物的简易木桥。
人们为纪念王元暐修建它山堰的莫大功德,故名大德桥。。
北宋元丰年间,大德桥改建成石墩、木构、廊屋式桥梁,并更名为鄞江桥,桥以江名,通常称为鄞江廊桥,历代屡经重建或修复。
1911年,设鄞江镇,镇以桥名。
1979年,为了修建水泥大桥,鄞江廊桥被拆毁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集资复建鄞江廊桥的民意呼声渐起。
2014年,在原鄞州廊桥原址上游约百米处,鄞江廊桥复建完成,终于重现人间。
烟花袭击宁波期间,鄞江镇为了确保鄞江桥的安全,7月24日连夜将鄞江桥两边的挡板拆除。
最高洪峰在7月26日凌晨,经过鄞江,洪峰抵近桥面,幸亏拆除了两侧的挡可持续,减轻了洪水的冲击力。
鄞江廊桥,安然无恙。
南塘河畔的光溪桥,亦名许家桥,位于许家弄南端,始建于明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有引桥向西连接官池墩,是它山堰的配套工程。
清嘉庆三年重修,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再次大修。
桥孔两边上端有石匾额,东匾横书“光溪桥”,西匾题“四明首镇”,边款署“大清嘉庆三年、光绪壬寅修,仲夏二月立”字样。
环溪分月影长涵蕙水文谰,虹桥联古道遥通百里舟车。
光溪桥头有一家远近闻名的龙虾店,称为桥头龙虾。
烟花洪峰袭鄞江,桥头龙虾一楼被水淹没。
一楼水满,被网友戏称为“一楼客满”。
历史风云,岁月变迁。
人间万物,天翻地覆之改变。
抚今追昔,岁月如水,东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