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东莞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镇街文化巡礼”活动,邀请媒体走进东莞各个镇街,围绕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等系统梳理各镇街过去五年文化工作亮点和主要成效,让镇街“文化这五年”发展历程清晰呈现,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过去提起横沥,大家总会想到这座小镇因水而名、因水而兴,会想到其400年历史的“百年牛墟”,和闻名全国的模具产业。
如今提起横沥,大家口中出现更多的往往是其独特的乡村文化品牌,山厦村的“彩虹村”、新四村的“678艺时代”、张坑村的“相牛故里”、村尾村的“荷塘叶色”……
五年间,横沥挖掘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重点推动和打造了九大文化品牌建设,在此基础之上,横沥各村把文化主动融入乡村振兴,通过“一村一品”工程,打造出“村村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再次借生态、潮流出圈,擦亮了这座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文化名片。
挖掘过往,擦亮本土历史招牌
下午2时,不远千里运送牛只的货车一辆辆排队进入横沥牛墟,工作人员带着梯子来到车边与司机对接后,经过一系列清点、消毒等流程后完成交易。走进横沥牛墟,容易被人看到的是交易场所和一种商业文明的象征,但这里其实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年历史,是广东仅存的牛墟。
如今,牛墟文化已经成为横沥人诚实守信、奋发进取、开放包容的代表。据介绍,今年横沥将启动建设横沥牛墟文化博物馆,同时深挖“牛经纪”交易手势文化,推动牛文化产业发展。
“百年牛墟文化”是横沥一张自古延续至今的名片,文化深入民心,品牌远近驰名。另一张时间更近一点的历史名片则是本地的红色文化。
近年来,横沥在田饶步革命烈士纪念碑旁建起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其实,横沥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热土,是横沥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活跃地区之一,无数仁人志士在横沥大地前赴后继,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少红色印记。
横沥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来横沥将深挖广东十大红色摄影代表人物、《晋察冀日报》“战地记者”黄朱汉的红色资料,建设黄朱汉红色展馆、出版新闻及摄影作品集,进一步做强横沥红色文化。
在横沥,让历史文化焕发生机的还有东莞逸颐艺舍博物馆。这座建于2013年的博物馆,主要从事艺术品收藏、展览陈列、艺术交流与合作等工作,是国家4A旅游景区。馆内主体建筑有展览四合院、贵宾艺舍、藏品仓库大楼。四合院内的主题展厅,展示了陈氏家族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所收藏的各类精美藏品,多年来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驻足观赏。
景点进村,打造乡村文旅文化
红砖青瓦、呆萌涂鸦、梦幻夜景……传统乡村通过城市艺术规划与视觉美化建设,幻化出时尚潮玩、充满活力的艺术综合园区。漫步678艺时代,仿佛置身于一场涂鸦展览,各类风格的手绘融入了房屋的各个角落,让这座新四油榨村有了自己新的“身份”和名字,成了东莞最火的网红村之一。
横沥采用60、70、80年代等复古概念打造了678艺时代园区,在保留村落历史样貌及文化特色基础上,融合现代艺术创意商业业态,使之成为横沥最强的文旅品牌之一。每逢周末,不少年轻人驱车前往,感受潮流与古朴的碰撞。
近年来,横沥把文化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通过“一村一品”工程,成功打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形成了村头村的“葵香园”、山厦村的“彩虹村”、新四村的“678艺时代”等12个文旅、农旅品牌项目,乡村风貌发生了范翻天覆地变化,大大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村头村“葵香园”是横沥结合香氏文化打造的首个向日葵大型主题园林公园,占地面积180亩,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园内建设有古井水塔小景、榕树头休息区、荔枝园休闲区、莞香园水塘小景等特色乡村景观,与周边开发配套的知青巷、荔枝公园、孝廉古井以及文化场馆形成了一个休闲农旅小区。
村头村党委书记香国辉表示,以前葵香园是一片专门种供港蔬菜的农田,现在葵香园一年换两次花种,哪怕不在花期仍能吸引不少游客,游客走进乡村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做手工艺品也能赚到钱。
村尾村的“荷塘叶色”也是横沥颇为吸引人的文化品牌。村尾村通过挖掘村内荷池文化与本村“叶”姓相联系,打造了“荷塘叶色”品牌,以“荷”为主题,以荷池为中心,沿池建立了“荷裳影室”“荷塘书画舍”“莲塘邮舍”、村尾曲艺中心、环保教育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一系列文化设施。
在文化赋能下,横沥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2020年横沥入选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2022年“横沥·百年牛镇”乡村休闲游入选第三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横沥镇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一村一品”,做强做大17个村文化旅游品牌,今年将重点推动恒泉社区“新埠正街”的活化改造,恢复“三六九墟日”文化,打造年轻人时尚潮玩新天地。
活化旧址,瞄准潮流重点发力
在新五年的起点,横沥也有了未来五年的文化工作预想。
未来,横沥将修缮改革开放第一间“三来一补”企业“月塘毛织厂”旧址,成立横沥镇纪念改革开放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月塘毛织厂专题陈列馆。据悉,月塘毛织厂是1979年3月由横沥籍港胞叶明灯创办,率先尝试对外加工贸易,推开了横沥外向型经济的大门,带动了横沥“三来一补”工业的发展,是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标志之一,具有里程碑意义。
旧址活化不止一个。横沥将修缮吴濂和叶同贵故居,还有活化东莞市横沥糖厂旧址,打造红糖文化、糖果文化及甘蔗文化,通过工业遗产握手现代文明,将老旧工业遗址变身为以“糖”为主题的横沥文化创意园、网红潮玩打卡点。
此外,横沥还将大力推动金牛艺术团发展,作为推动本地“广场文化”向“剧院文化”发展重要载体,加快城市品质文化的形成;打造以乒乓文化为主色的乒乓文旅片区,带动片区教育、文化、旅游以及乒乓球、羽毛球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横沥模具文化体验馆、友善文化主题馆等六大文化馆。
为了加快乡村文化文艺发展,以乡村文艺促进乡风文明,以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横沥还将以镇村共建模式,在17村(社区)建立横沥镇文联文艺志愿服务站,文联下辖的11个文艺协会全面进驻17个村(社区)开展文艺服务活动,建立各类文艺创作基地、展览场馆与组建文艺队伍。
如今,“寒溪”和“仁和”两水河涌纵横交错之地,正因水而美。未来五年,作为“百年牛墟”古镇的横沥,将因文化而美。
【记者】马新杰
【作者】 马新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