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这里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一宫二堂一院一楼一府等历史遗迹百处以上。古镇最早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屯堡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贵州状元赵以炯和平刚先生的家乡。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战役,近代有著名的“青岩教案”也发生于此。

青岩,在贵州方言中读为“青崖”,是明代贵阳府通往惠水、罗甸等地的交通要塞。青岩的青岩桥与南道遗址正是这段古驿道的遗址,目前已经纳入了全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78年,明朝开始在青岩屯兵建镇,称“青岩屯”。随后,许多移民也进入此地定居,形成了“青岩堡”。1572年,明朝在此设置青岩司,管辖七十二寨。

青岩古镇的主要建筑

明朝天顺年间,花溪高坡一带的苗族起义,对明朝在贵阳的统治形成了威胁。1459年,明朝就以青岩古镇为中心,分思路进攻高坡,取得了成功,并在高坡石门寨留下了“永镇边夷”的摩崖石刻。1622年,水西宣慰司同知安邦彦胁安位反,其同党兵围青岩,断贵阳粮道几近一年。欲救贵阳,必先解青岩之围。贵阳的官兵和青岩土司班麟贵经过血战,终于得以击溃敌军。

此后,班麟贵有功授指挥同知,开始自建青岩城。其后数百年,青岩古镇经多次扩建,土城垣改为石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建设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形成了四条正街,26条小巷。

青岩古镇地图

现存的青岩书院就是过去的班氏土司的衙门。在清代中期,班氏土司强占文昌阁,被当地李、赵、张等家族联名上诉,最终班氏被迫搬出文昌阁,还将班氏土司衙门让了出来。于是,青岩的世家大族就将班氏土司衙门改为了书院,为青岩古镇和贵阳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

在青岩的家族之中,赵氏最为显眼。青岩赵氏来自于湖南湘潭,在“三藩之乱”时期迁入青岩避难,其入黔始祖为赵洪美。赵氏为书香门第世家,非常重视文化。其家族在青岩古镇涌现诸多的文化名人,整个清代,青岩赵氏有举人11,进士及第5人,状元1人,贡生、武生、廪生、拔贡、优增生、国学生、摩生等30多人,可畏科甲顶秀之家。

青岩书院

青岩古镇的最近一次大规模修建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全国爆发了农民起义,北有捻军,南方有太平天国。清朝刚经历鸦片战争,无力对付,于是允许地方招募团练以对抗农民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岩古镇也开始出现团练。1853年,青岩古镇的赵国澍弃文从武,散家财,组建起了团练。第二年,赵国澍开始修补青岩城墙。

1855年,石达开带领西征的太平军攻入贵阳,开始进攻青岩。然而,青岩城十分坚固,赵国澍带领青岩兵民击退了石达开的六次进攻。最终,石达开放弃青岩,向安顺而去。清廷因赵国澍对地方防务有功,将之升为青岩镇团务总理、按察使衔等。

赵国澍,青岩古镇发生了著名的“青岩教案”。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各地传播基督教,引起了中国百姓的不满。1856年,法国的贵州主教胡缚理开始在青岩姚家关建大修院。1861年端午节,青岩人郊游,与大修院发生冲突。贵州巡抚何冠英、提督田兴恕等法国传教士的行为非常不满。不久,赵国澍是斩杀教民四人,焚毁修院,史称“青岩教案”,与开州教案、兴义教案并列为贵州三大教案之一。青岩教案反映了中国民间信仰和西方宗教思想的矛盾。

青岩教案

1863年,赵国澍在乌当徐家堰阵亡,时年37岁。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当地的民居修建了赵公专祠,现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国澍本为科场人士,因而对文化也非常重视。他十分注重对后代的教育,使得赵氏成为了贵州有名的文化世家。赵国澍有四子,均考中举人,其中三子考中了进士。其中二子赵以炯成为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个文状元。《清代贵州名贤象传》评价到:“一门竟爽,彪炳当世,而炯竟以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为贵州之前所未有。"

据说赵以炯参加殿试时,光绪帝出上联"东津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能为摘星汉?"赵以炯对下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愿作探花郎。"此联对仗工整贴切,久久盛传。赵以炯中状元后,曾出任翰林院编修、四川乡试副考官、提督广西学政,礼部会试顺天同考官等职,晚年辞官返乡在青岩讲学,1906年去世,终年49岁。现在青岩古镇的状元府就是赵以炯的故居。

青岩古镇的许多建筑都和赵氏有关,例如其中的牌坊。青岩古镇现存三座牌坊,南门外有“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有“赵理伦百寿坊”,北门外有“赵彩章百寿坊”三座。其中“赵理伦百寿坊”是赵以炯的曾祖父赵理论老先生过百岁寿辰建立的,牌坊下的八只石狮子惟妙惟肖,被誉为“铭刻石纶”、“石雕杰作”。

近代以来,青岩古镇虽然已经失去了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意义,但是依然成为了众多名人故里。民国时期,青岩古镇第一名人就是贵州辛亥革命第一人——平刚。平刚(1878-1951),字少璜,出生于青岩镇歪脚村。他于1905年赴日本学习法律,后加入同盟会,被誉为“贵州剪辫第一人”。武昌起义后,他担任枢密院枢密员、众议院秘书长、大元帅府秘书等职,起草过《大汉军政府三个月期间之约章》。年老时候,平刚辞官,居住贵阳,写下了《贵州革命先烈事略》一书,是研究贵州辛亥革命的宝贵史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贵州成为了大后方,许多企业、学校等搬迁到此。浙江大学、贵阳女子师范学校、女师附中、乡村师范学校等曾经迁徙到青岩,其中浙江大学的教室、图书馆、办公室设在龙泉寺,学生住在慈云寺西迁到了龙泉寺。青岩古镇为中国的后方教育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还有许多人避难于青岩,当时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置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迁徙到青岩,其中就包括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的家属等。现在青岩古镇就有周氏故居。

青岩古镇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美食,是贵阳美食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青岩古镇的美食有青岩卤猪脚、青岩玫瑰糖、糕粑稀饭、糖画、豆腐圆子、青岩鸡辣角、米豆腐等,其中以青岩卤猪脚最为有名。许多游客来看青岩古镇,就是为了品尝这里的美食。但如果仅仅为了品尝美食而来,就显得单调多了。只有了解了青岩的历史和文化,才能够发现青岩古镇的魅力,实现深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