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玛沟为和田地区佛教遗迹分布最为广泛之地。遗址所在地统称达玛沟,两汉之际为西域绿洲小国“篦摩”所在地,其后为于阗国所并。和田地区中古时期地名和田塞语中有使用梵文借词的历史背景。
“达玛沟(Damako)”一名,在突厥语和汉语等语言都无法解释准确含义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梵文和和田塞语的可能性。“Dama”可能来自于和田塞语中梵文借词“Tarma(佛法)”,源自印度古代语言梵文“Dharma”,“ko”则可能是一个表示地名的词缀,如此一来Damako就有可能是Tarmako,意思为佛法汇聚之地,而它的汉语音译则应该改为“达摩沟”。
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建造时代可能为公元6—7世纪,达玛沟喀拉墩1号佛寺建造可能时代为公元7世纪,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时代可能为公元8世纪,三个佛寺可能均毁于公元10—11世纪喀喇汗王朝推行的伊斯兰圣战中,三个佛寺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于阗公元6—9世纪佛寺发展的历程。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具东门、前厅、东侧堂、东北侧室、北门、北侧堂和中心回廊像殿,布局谨严清楚,保存较好,是迄今和田地区发现的结构最复杂的回廊像殿,可以看作是这个地区大型回廊像殿的代表,填补了于阗佛寺晚期形制的空白。三座佛寺中大量的因素也体现了于阗佛教艺术高度发达的水准,以及与南亚、中亚、中原相互交流的密切关系。
最早发现并发掘的“达玛沟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遗址”发现过程颇为神奇。
2000年3月,当地一个年轻的牧羊人在达玛沟长满红柳、骆驼刺的巨大红柳包上挖取红柳根,不经意间发现一尊残佛像上部。据说由于期望获得值钱的财物,他和另外几个年轻人在此挖了一天,仅发现佛寺残垣和一尊泥塑坐佛像,没有他们期望中的金银财物。失望之中,其中一人猛踢佛像腿部一脚。第二天对佛像动粗之人骑摩托车时不慎摔伤大腿,佛像显灵说遂流传开来,乡政府向上级文化部门报告。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2年5到6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抢救发掘了这一处佛教遗址,并命名为“达玛沟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米、东西宽1.7米,佛像紧贴北墙壁。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目前所发现的中古时期最小佛殿。
考古学家在发掘达玛沟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时,在西侧约70米处又发现了达玛沟托普鲁克墩2号和3号佛寺。2号佛寺布局严谨清楚,是迄今和田地区发现的结构最复杂的回廊像殿佛寺。
沿着2号佛寺佛殿西北角,有一条10多米的小路通到临近的3号佛寺遗址。3号佛寺遗址为庭院廊房布局,呈“凹”字形。3号佛寺遗址布局规整严谨,规模宏大,类似建筑遗址在丝路南道是首次发现,对于了解僧人起居等方面的生活提供了最鲜活的考古材料。
专家认为:这三座遗址应当属于一个大型佛教寺院的组成部分。1号佛寺时间早一些,在整个寺院的开建、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号佛寺遗址为寺院的主体建筑,是寺院僧人和信众重要的礼佛和举行佛教法事的场所,相当于现代佛寺中的大雄宝殿;3号佛寺遗址是寺院住持和僧人起居、会客、学习、讲经、藏经和举行一些重要聚会活动的场所。
千佛和骑者像壁画
千佛像壁画出土时主要散落在佛殿中主殿的西南。这是其中最大的一块。佛像面相丰满,表情各异,脸向右侧,目光朝右向着右旋礼拜的信徒。壁画下方绘有一支马队。骑者有头光,带冠,披帛,唇下留八字髭,身着铁红或孔雀绿色长衣,束腰带,左手持缰绳,右手托钵于胸前,前方绘黑色飞鸟。骏马或白或棕,鞍具辔銮齐全。8世纪以来这种骑马人物在于阗佛教遗址中较为常见。
佛头像壁画
这块壁画都出土于佛殿中的前殿,仅存头与颈部,黑色肉髻,大耳垂肩,面相蛋圆,额间有白毫,弯眉,深眼窝,眼细长,有眼袋,鼻梁挺拔,嘴唇丰润,铁红色袈裟依稀可见。脸向右下侧微倾,白色头光。线条细腻舒展,笔法刚劲圆润。
思惟菩萨头像壁画
共两块,都出土于佛殿中的前殿。其装束基本相同,有头光和身光。头戴花鬘冠,缯巾后垂,长发披肩,蛋圆脸,额间有白毫,鼻梁挺拔,双目微闭。脸部微侧,但方向相反,皆目视下方呈思维之状。色彩以赭色为主,线条优美流畅,具有于阗佛教绘画的主要特征。
半支迦鬼子母夫妇壁画
壁画右边所绘男子盘腿坐于身光之中。面相长圆且向左倾,双眼圆睁凝视前方,络腮胡,有龅牙。身穿灰白色圆领长袍,佩项圈,束腰带,右手置于胸前,左臂前伸,应是半支迦。左侧呈立姿,右手置于胸前拖着小儿左腿者为其妻鬼子母,黑发披肩,发髻高束,头戴花鬘冠,眉目清秀,身着圆领铁红色长衣,蓝色披帛自冠顶而绕双臂迎风飞舞,飘于身光之外。
毗沙门天王壁画
这块壁画出土于佛塔,与南壁上的一身护法神残像可以对接。人物正面而立,头戴珠髻花冠,缯巾后垂,颈有项圈,耳佩珰,弯眉,直鼻,深眼窝,眼睛细长。领口和胸襟上有绿白相间的卷草纹边饰。有头光和身光,三圈头光分别为孔雀绿、赭色和白色。线条柔韧优美,用笔流畅。
轮王说法图壁画
这块壁画出土于佛殿中前殿的西北角。人物身披散花纹袈裟,配项圈,有头光和身光。黑发披肩,束髻,弯眉,高鼻,有眼袋,八字胡。坐于台上,右手置右膝之上,左手前伸,似在说法。三身披着袈裟的人物跪于其面前,仿佛在临听其说法。头光白色,身光依次为孔雀绿、褐色和赭色。线条细腻流畅,人物生动。
舞伎图壁画
这块壁画均为策勒县公安局追缴文物,是达玛沟东部区域被盗佛寺中出土的犍陀罗风格伎乐天神像。壁画以铁红色为主,人物线条优美刚劲,柔韧舒展,极具于阗佛教绘画的特征。此外,这些壁画中亦多用晕染手法,这在托普鲁克墩遗址中也颇为常见,却因时光流逝而往往难辨。然而这些壁画中依稀可见舞伎的体肤多用此法,以铁红色由外而内、由深至浅来表现肌肤的丰满与柔软。
汉装行列供养人壁画
壁画中所绘供养人头像为中原汉人装束,头戴黑色幞头,身穿铁红地黑色团花图案圆领服饰,双手合掌于胸前。眼睛细长,鼻梁稍低,鼻头圆润,面相扁平。下方另有一供养人的幞头,但面目已不辨。
泥塑彩绘佛头像
这件泥塑佛头像出土于佛殿的配殿中,保存相对完好,仅两耳缺损。弯眉,高鼻梁,嘴唇小巧丰润。螺髻为铁红色,末端卷曲,中分,前排分别向外卷曲,后排分别向内卷曲,第三排再向外卷曲,且左侧部分螺髻并不规律,极其富有变化。体现了于阗佛教艺术讲求韵律、富于变化的特征。
三弦琵琶
发掘达玛沟托普鲁克墩2号遗址的过程中,在其附近的沙丘中发现了这把三弦琵琶。琵琶造型协调美观,面板光滑平整,背部呈拱形。琴头、箱体、覆手尚存,琴头上装置弦轴的六个小孔位置精确、大小统一,但弦轴丢失。面板上有两个月牙形的散音孔,覆手下方有放音孔,能够起到调节音量和音色的作用。可见当时的于阗乐器匠人已通音律。
棕地黄色花卉狩猎纹锦
这片纬锦幅宽约16.5厘米,用翠绿、鹅黄、米白和绛紫四色丝线织成,正面绛紫色地、鹅黄色纹样,反面纹样为绛紫色,底色由米白、鹅黄及早已暗淡的翠绿组成。纹样左右对称,中间为莲花,两侧有脚踩莲花的童子,骑者做拉弓射箭之姿。右上方有大鸟的部分翅膀和双足,表明其纹样中应还有祥鸟图案。为达玛沟北部地区遗址出土,策勒县公安局追缴文物。
千手千眼观音残像
菩萨眉间有一眼,有多臂,可知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身上佩戴项链、璎珞、宝缯等多种佩饰。莲茎中生出一化佛。造型上最大的特征在于,画家以一种类似“屈铁盘丝”的线描勾勒菩萨。线条纤细而具有弹性。头光中的绿色和赭色都用了晕染的技法,形成渐变的光晕效果。千手千眼观音是密教题材,这一题材在达玛沟的出现,体现了密教造像在于阗地区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