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环境保护部与国家旅游局在京共同召开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新闻发布会。从发布会了解到,为了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研究决定,在充分试点和探索的基础上,正式引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国家旅游局规划与财务司司长吴文学分别进行了新闻发布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吴文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公园将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管理方式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
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建设,首先要在全国建立一批试点单位,同时支持和引导地方和试点单位借鉴“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区域统筹、分区管理、管经分离、特许经营”等国际经验,积极研究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另外,要在充分试点和调研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政策和技术标准。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已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此次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我国引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完善我国的保护地体系,规范全国国家公园建设,同时对现有的保护进行系统整合,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切实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相关链接: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地处小兴安岭南麓,范围包括汤旺河原始森林保护区和汤旺河石林区。此区域植被覆盖率达99.8%以上。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是亚洲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原始红松林生长地,同时分布着大量云杉110余种的珍贵树种,素有“红松故乡”的美誉。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独特,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刘颖/文 赵书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