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是中国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都筑有城墙,城墙四周都挖有护城的堑壕,有水的称池,没水的称隍,所以这种护城的壕沟就叫“隍”。

城隍神原是城镇的守护神,后来渐演变成对应于人间政府所派遣的“阳官”的“阴官”,专责这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庙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礼才能就任,请求城隍爷一起协助地方政事。

中国的城隍信仰在历代帝王的推崇下遍及中国各地,几乎每个州县城都有一两座建筑雄伟堂皇的城隍庙。

各地城隍一般多由历史上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忠良贤达来担任,也有一些是对当地开化民智、提高民生有很大贡献的国主或官员。

郑州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全称是“郑州城隍灵佑侯庙”,建于明太祖洪武二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历史上屡遭兵燹、火灾及人为破坏,后经多次营建修葺,基本上保留了历史原貌,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郑州城隍庙坐北朝南,现存有大门、仪门(过庭)、戏楼(乐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明清碑刻等,是郑州市区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建筑古朴典雅、形式多样,彩画鲜活生动,河南地方建筑特点显著。它的建筑形式有悬山、硬山、歇山、卷棚高台楼阁等形式,几乎涵盖了我国常见的古代建筑的所有特点(攒尖、庑殿顶除外),基本上是明清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是郑州市绝无仅有的明清建筑精品。其中丈五左右的歇山式双层戏楼造型精美别致、小巧玲珑,在国内较为罕见,堪称郑州之最。


郑州城隍庙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中国最早的城隍——汉忠烈侯纪信。

纪信是汉王刘邦的大将,赵人。楚汉战争时,汉王刘邦被楚霸王项羽困在荥阳城内,身边的大将纪信献计,自己假扮刘邦诈降,刘邦乘机逃走。刘邦依计逃脱,纪信束手就擒。项羽见纪信忠心,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被恼怒的项羽用火烧死。

刘邦战胜项羽后建都长安,在庆功会上想起了纪信的功劳,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献计献策,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我封他为督城隍,把他的家乡改名为我先前的封号——汉王,把他的骨灰送家乡安葬,并建庙塑像,永远享受香火。”

后来刘邦还下令全国各县城建城隍庙。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


郑州城隍庙大殿东、西廊房内陈列有河南戏剧展,后寝宫东、西廊房内供奉有六十太岁。

院内立有多块明清碑刻,记述了城隍庙历史沿革及修缮等情况。

1963年6月20日,郑州城隍庙由原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