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时期
1936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先后派沈东平等共产党人,来到了广袤的豫东平原西华县“三岗”(艾岗乡陵头岗、苗里岗、都城岗)。在此成立了中共“豫东特委”和西华县委,经过中共“豫东特委”的不懈努力,1937年,并把西华县打造成为第一个由共产党控制下的抗日民主政府。
1938年5月初,在豫东特委的领导下,全县开始组建抗日武装。县长楚博以县政府的名义布告全县:18至30岁的青年参军,豫东特委号召共产党员和参加过抗日训练班的学员要带头参军。5月底,3000人枪的 “西华人民抗敌自卫团”正式成立。下辖四个区团,即每个区一个区团。楚博为司令,魏凤楼、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为副司令,分别兼任一、二、三、四区团长,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担任参谋长(实际是政治委员)。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四个区团即:第一区团(城关区)区长兼区团长魏凤楼(魏六月调任扶沟县长,胡晓初接任):第二区团(聂堆区)区长兼区团长胡晓初(不久调一区,遗缺由武景新接任);第三区团(西夏亭区) 区长兼区团长屈申亭(即屈守义);第四区团(砖侨区)区长兼区团长侯香山(侯存芝)。
6月中旬,因魏凤楼带几百人武装去扶沟任县长,“自卫团”改称 “自卫军”, 整编为三个支队,每个支队辖三个大队。
自卫军司令部直辖三个中队:
炮兵中队、有迫击炮二门,约90人;
机枪中队,有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挺,步枪三十支,约100人;
手枪中队,有驳壳枪六十余支,步枪四十支约100余人。
第一区团、二区团合并为第一支队,下辖三个大队约1000人。胡晓初兼任支队司令,王其梅兼支队政治部主任。
第三区团编为第二支队下辖三个大队约900余人。屈申亭兼任支队司令,王学武任支队政治部主任。
第四区团编为第三支队,下辖二个大队约700余人,侯香山兼任支队司令,政治部主任暂缺,后孔石泉由延安来西华工作,任三支队政治部主任。
部队整编之后,共约2800余人,豫东特委决定分二批深入睢杞太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并指示各区在主力东进后,再组织一部分武装。
7月中旬,沈东平、胡晓初、侯香山、王其梅率一、三支队及王华山手枪队第一批约1500余人东渡黄泛区至睢县南之平岗一带,与吴芝圃所部第三支队会合,沿途歼灭了阻我前进的伪顽军及杂牌八队300余人,进行了马路口战斗,平岗战斗后,在太康县四柳树村进行短期休整,于八月中旬返回西华休整。
7月下旬,屈申亭、王学武奉命率二支队两个大队约600余人作为第二批,东渡黄泛区到达睢县南平岗与第一批部队会合。后奉命援助吴芝圃部作战,在杞县南付集一带曾协助同三支队及肖大队,向伪军张玉如部发起攻击,经数次激战歼敌千余人。不久,亦返回西华休整。
10月8日,省委派军事部长彭雪枫率游击支队,吴芝圃、王海山率豫东游击第三支队和萧望东的先遣大队来到西华县城北杜岗村,与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胜利会师。会师后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并于10日召开了庆祝新四军游击支队成立大会。合编后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人员达1020人,“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占三分之一。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谭友林任政治部副主任。10月11日,彭雪枫在西华县城主持召开了一次豫东特委扩大会议,决定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豫皖苏”边区开展工作,“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暂留下来坚持根据地的保卫和斗争。
11月,彭雪枫代表河南省委电示西华部队分出一部东进,配合游击支队在太康淮阳一带打游击。
12月底,一支队的路跃林大队和凌作云大队合编组成东进抗日支队,约700人。由西华人民自卫军参谋长李耀、政治部主任周季方(原任组织科长、东进时任政治部主任)率领东渡黄泛区,挺进豫皖苏边与新四军游击支队会合,编入游击支队,后归属魏凤楼部,编为一个团。
年底,部队又进行整编。将一支队所余部队与二支队合编为第一支队,下辖三个大队。胡晓初任支队司令,屈申亭任副司令,宋斌任参谋长、王学武任政治部主任,约有1600余人,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8挺,步枪1300余支,手枪150余支,军马50余匹。驻防在西华县城及其附近。候香山的三支队与二区武景新大队合编为第二支队,下辖三个大队,侯香山任支队司令,孔石泉任政治部主任。孔调走后,王其梅兼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约1300余人,有轻机枪4挺、步枪近千支,手枪250余支,军马30余匹。驻防逍遥镇及常设店。部队组建后,士气盛旺,经过短期军事政治训练,即深入敌后对日寇进行作战。
二、改编为第一战区自卫军第七路时期
1939年初,国民党下令把西华部队改编为第一战区抗日自卫军第七路。部队改编后,下辖第一,第二两个支队。第一战区委派黄埔军校毕业之蒋系军官庞国钧任第七路司令,庞不久辞职,即由第七专区专员刘庄甫兼司令;胡晓初任副司令兼第一支队司令,屈申亭任第一支队副司令;侯香山任副司令兼第二支队司令。部队仍在原地驻防,第一支队驻西华县城及其附近,第二支队驻逍遥镇及常设店。
5月底,部队移防周口镇,第一支队司令部及二大队驻沙河北周口北镇三义街,三大队驻贾鲁河西周口西镇,一大队驻周口西镇郊区张柿园,后移驻北镇牲口市街;第二支队驻沙河南之周口南镇西郊。支队司令部及二大队驻大王庄、西杨庄及镇内牲口市街,一大队驻西闫庄,支队学生连驻周口南门外姑庵庙内,三大队驻西南郊贾庄、刘方平、任庄一带。
这时部队约有2500人,第一支队有1400余人,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8挺,步枪1200支,手枪150支;第二支队有1100余人,有轻机枪4挺,步枪900余支,手枪250支。后来编一个特务连,一个机炮连(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直属一支队司令部。
7月,王其梅、宋斌、范迪波、闻宇、林逸等在西华组建了又一支抗日武装。这支新军来自附近各县,共约180人。经过较短训练后编成一个大队,王其梅任大队长,刘荫光任教导员。下设一个连,一个学生队,连长孙文魁、副连长刘明芳,学生队队长范迪波,指导员闻宇,教官林弋。全大队共有步枪160支,手枪12支,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这些武器多由二支队侯香山部供给。这支部队完全是由地方党组织发动组织起来的,所以一开始党组织在部队内就起很大的作用。当时部队内有两个党支部,直属特委领导,全大队共有党员60余人。
11月,这支经过短期训练的部队巧妙地摆脱敌人的封锁,渡过新黄河与活跃在淮阳一带的薛朴若游击队会合,继续打击日伪顽。以后辗转北进与“睢、杞、太”独立大队合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睢、杞、太”独立团独立团三营,王其梅任营长。
从1938年10月到1939年11月,西华的党组织先后五次为新四军共输送主力4000余人,加上魏凤楼去扶沟、鹿邑带走的武装共近5000余人,而且武器装备在当时地方武装中是比较齐全的,这是西华人民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三、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二总队时期
1939年12月中旬,抗日自卫军第七路到达豫皖苏根据地,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合。将西华部队编为第六支队第二总队,并派来些干部加强对部队的领导下,胡晓初任总队长、侯香山任副总队长、向明任政治委员,方中铎任政治部主任、王学武任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设立了科室。组织科副科长曾纯金,锄奸科长张德绍,民运科长刘朝中,宣传科长陈其五兼任,青年股长龚山云。辖;第四,第五两个团。
第一支队改编为第四团,胡晓初兼任团长(不久,屈申亭伤愈,从西华赶来部队任副总队长兼四团团长),杨德隆任参谋长,陈其五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营,一营营长张曼萍,政治委员刘立业;二营营长屈登瀛(未到职),副营长孙公飞(后改为营长),营政治委员藏超然(调走后由林东继任);三营营长刘少庸,副营长陈子欣,政治委员王少渊。
第二支队改编为第五团,侯香山兼任团长,张彤任政治处主任。下辖三个营,一营营长何宝善,营政治委员刘朝中(后调走,胡介民代理);二营营长郭玉林、营政治委员曹玉林(陈玉);三营营长武景新,副营长张喜坤,营政治委员胡志坚。
全总队共约2400余人,步枪近2000支,手枪350支,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12挺,战马80匹。
西华部队整编后,1940年春季,按上级命令先后消灭了对永城危害最大的地方恶势力——土匪高秃子部和伪军王福来部。二百余人匪顽被歼,高秃子被击毙,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和其它战利品。部队休整月余,在彭雪枫司令员直接指挥之下,投入了紧张的对日伪军作战。先后有“窦楼战斗”、“彭沟崖战斗”、 “白庙战斗”、“赵海子战斗”和“六·一战斗”,经过这几次的战斗,即打击了敌伪,也锻炼了部队,显示出这支部队是有相当战斗力的部队。
1940年6月,“六·一”战斗后,由于减员较多,部队整编四团、五团合并编三个营,仍称第二总队,实际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屈申亭任总队长,谭友林任总队政治委员,杨德隆任参谋长,王学武任政治部主任。胡晓初调任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行政处副处长(暂未报到仍在二总队)侯香山调任抗大四分校训练部副部长。
四,西华营时期
6月底,西华部队再缩编为一个加强营。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华营”,归第6支队第2团编制,序为4营,辖10、11、12三个连。该营副教导员王绍渊兼10连政治指导员,副营长王振邦兼11连连长,高峰任特派员。全营420人,是一个人员充实,装备较强的步兵营。营长杨德隆,教导员是参加杜岗会师的刘瑞方。团长膝海清对4营特别满意,遇有重要任务,往往交给第四营(西华营)。
7月,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南下部队与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西华营”成为四纵五旅警卫营,任务是保卫旅司令部机关,随旅司令部行动。
1941年皖南事变后,八路军4纵5旅改称新四军4师11旅,“西华营”由5旅警卫营改称11旅警卫营。
4月,新四军4师11旅31团(前身是萧望东率领的抗日先遣大队)在战斗中损失惨重,为恢复该团战斗力,11旅警卫营编入31团,序为该团第2营。营长是外号“杨傻子”刘华飞(刘华飞本名杨森奎,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华县委书记)。“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的新四军4师11旅31团2营番号一直到抗战最后胜利。
1945年10月,为适应新形势,中央军委指示组编野战军。11月,组建华中野战军,新四军番号完成了历史使命。“西华营”被整编为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75团第1营,团长是参加杜岗会师的张永远。
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9纵队编为该纵队的第5师。“西华营”改称华东野战军2纵5师14团第1营。
1949年2月,全国解放军番号统一整编,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膝海清出任首任军长。5师14团又成了21军62师的185团,而该团的第1营,以前曾是“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的“江东子弟”。
1953年3月,21军入朝轮战,回国后驻山西大同,属北京军区;1967年,21军调入兰州军区,驻陕西宝鸡。
1985年,全军整编,21军62师改为兰州军区守备师,185团1营成为兰州军区守备师第1团1营。
1992年部队再次精简整编,守备师撤销,所辖团、营建制也不复存在。
从1938年到1992年54年的时间内,“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番号进行了10多次演变,具体情况如下:
西华人民抗敌自卫团→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战区抗日自卫军第7路→新四军6支队第2总队→新四军6支队第2团第4营(加强营)→八路军4纵5旅警卫营→新四军4师11旅警卫营→新四军4师11旅32团第1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75团第1营→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5师14团第1营→第3野战军第7兵团21军62师185团第1营→兰州军区守备师第1团第1营。
西华抗日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