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人这一辈子区区几十年,其所见所闻,也往往非常的有限~

你知道吗,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大街的清真大寺,其实是“不完整”的,其实清代以前,在大寺北面,有一个碑亭院,竖放着几十座红沙石碑。内有一座高达丈余的石碑,记载了有关东关清真大寺的部分历史。



今天,阿青就带你了解下青海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被毁的“碑亭院”。

东关清真大寺建于明代,据说明代皇帝为维护清真寺的尊严,敕赐红樱毡帽一顶,五梢长鞭一条,悬挂在大寺门的两侧,并明文规定:“文官过此,必须下轿”,“武官过此,必须下马”,以表示对清真寺的敬重。碑亭院内存放有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六年(1373),为全国清真寺题书褒扬圣德的《百字赞》碑文。


康熙清光绪七年(1881),西宁镇总兵何作霖和知府龙锡庆奉命焚毁东关清真大寺,碑亭院同时被毁。《百字赞》碑也被毁,同时被毁的,还有明成祖所下保护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的“救谕”碑,不过虽然救谕碑被毁,不过里面的内容在民间得以留存,其内容是这样的:

“大明皇帝救谕来里哈智,朕惟能诚心好善者必能敬天事上,劝率善类,阴湖皇度,故天赐以福,享有无穷之庆。尔米里哈智,早从马哈麻之教,笃志好善,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蕃兹善行,良可嘉尚。今特授尔以救谕,茯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母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侮欺凌者,以罪罪之!故谕。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



这就说明在明代的时候啊,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就已经非常有影响力了,能得到皇帝的圣谕,那就是一种荣耀。碑亭院里不仅有明代的碑文,还有一座康熙爷下达的“圣旨碑”,而且这里面有一段历史故事呢。

据说康熙年间,北京南城某李姓巡城使密奏,说回回在牛街礼拜寺“夜聚明散,图谋造反”,康熙皇帝听后先是一惊,惊慌过后想了个办法,决定微服私访。当时正值斋月,清真寺内的确灯火通明,教众们也是夜聚明散。



但康熙了解到,他们只是颂经礼拜,并无他图,而且他们信奉的清真教劝人向善,更是好事。为了回汉和谐,避免无谓的争端,康熙在当年6月,下发了一份圣旨,里面是这样说的:

“朕评汉回古今之大典,自始之宏道也。七十二门修仙成佛,诱真归邪,不法之异端种种生焉。已往不咎,再违犯者斩。汉诸臣官分职,时享君禄,按日朝参;而回逐日五时朝主拜圣,并不食朕体,亦知报本,而汉不及回也。通晓各省:如官民因小不忿,借端虚报回教谋反者,职司官先斩后奏。天下回民各守清真,不可违命,勿负朕恩有爱道之意也。钦此。”



圣旨写好以后,康熙爷派特使前往金城(兰州),新科状元胡任奥(江苏上元人,康熙三十三,即1694年甲戍状元)到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颁旨。沿途州、府、县衡节节迎送,至金城后甘肃总督亲自护送至今民和,西宁府大小官员恭迎圣旨,护送到东关清真大寺,移放于大寺碑亭院内(后改为圣旨亭),刻碑上石。圣旨末尾有“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存照”字样。当时东关、北川营及省内各地回民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此后五十多年盛世太平,安居乐业。

不过很遗憾,后来发生战乱碑亭院被毁,至于原因嘛..相信爱好历史的人都知道,反正从此以后,“圣旨碑”下落不明,碑亭院同时被毁。所以阿青才会说,如今的东关清真大寺他是不完整的,其实他还少了一座“碑亭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