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赋予了浙江新的使命。旅游如何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油助力?浙江省给出了一份答卷——以“绣花”功夫,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用小变化、小改造、小更新,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浙江省各地艺术村、旅游景区、风情小镇等颜值再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助推农旅融合发展,人人有事干,家家有收入,一幅未来旅游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微改造,大变化

景区“有看头”,游客“有想头”

虽已时值9月,今夏却迟迟不舍离开,浙江各地绿草如茵,树影婆娑。烈日炎炎的正午,开化县下淤村内,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对闲置农房进行统一收储,通过改造提升,引进艺术家,从而打造新业态。其中,两山展示馆、非遗小铺等场馆已经改造完成,游客过来,可看、可玩的更多了,来了还想来。”下淤村讲解员胡艳华介绍,通过“免租 补助”,该村已先后吸引11名艺术家入驻。

陈进便是其中一位。在北京工作20多年的陈进,不仅参与了非遗小铺的改造设计,更是选择留在下淤村,开了一家酒铺。对于留在下淤村,陈进设想了很多,“下淤村对我来说不仅是艺术创作之地,我更希望在这里打造一个艺术家交流平台,让众多的艺术产品从这里诞生。”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农房。人民网 张丽玮摄

巨石三爿顶破天,一川字秀底无边。作为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以独特的丹霞地貌,备受省内外游客喜爱。

体力不允许爬上顶峰,却又不想错过美景,怎么办?今年“五一”期间,江郎山脚下新开的“傲鹰空中之旅”体验舱,解决了游客这一难题。

游客戴上VR眼镜,跟随无人机镜头,可身临其境,犹如化身一只傲鹰,遨游在江郎山间,一览山中美景。

在这里,可体验一场空中之旅。人民网 张丽玮摄

“戴上VR眼镜,游客便换了全新视角;聆听语音讲解,可对江郎山全貌、特色景点进行详细了解。游客还可根据需求,对接下来的登山行程进行规划。”江山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雨鸣认为,“傲鹰空中之旅”项目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还使得景区游览观光方式进一步创新升级。

据悉,江郎山今年还开放了一条长约50米的三维环幕时空隧道。目前,120个平时闲置的停车位正进行改造提升,预计今年10月,改造好的房车基地也将向游客开放。

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浙江各地用“绣花针”功夫,让景区“有看头”、游客“有想头”。

精提升,做足旅游特色

高质量打造文旅金名片

说起江山市大陈村,很多人会想到大陈面。大陈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曾唱进了人民大会堂。对此,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却并不满足,他想让更多人知道大陈村故事、了解大陈村文化。

在汪衍君的推动下,大陈面的故事再次被改编成了大型歌剧《大陈见面》。如今,汪氏宗祠前的广场上每晚都会上演两场《大陈见面》。“一共22位演员,大部分都是本村村民。”村讲解员周丽玲介绍道。

“汪氏宗祠以前承担了村里学校的作用。我初中就是在这里读的书。你们看二楼房间,以前是女生宿舍。现在,这里是省级文保单位。”这座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的建筑,在周丽玲的讲述中鲜活了起来。

“如何将文化做活?我想着要把老百姓打造成景色,展示自己的同时就是展示本土文化。”汪衍君说,今后歌剧《大陈见面》不仅有村民当演员,还会让游客参与进来,增加体验感。

改建中的大陈纪念馆。人民网 张丽玮摄

目前,在大陈村,大陈纪念馆正进行数字化提升、文萃中学正改成民国风咖啡馆……这些着眼于细节的小变化,美了大陈,也吸引了本地的旅游公司。“已经签了合作协议,他们每天会向村里输送400名左右游客。”周丽玲兴奋地说。

走进余东村,又是一番别样景象。在这里,农民画作遍地开。余东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目前,全村已有墙绘百余幅。

“你看,我们现在将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地都种上蔬菜,农民墙画下就是景观式‘一米菜园’,不仅环境好看了,也有农村特色。”余东村未来社区专班负责人黄平介绍,村里还借此与艺术高校和机构合作开发了艺术写生、农耕研学项目。

“随着‘微改造 精提升’项目不断落地,如今来余东村的游客量有了明显增加。”黄平笑着说。

余东村现有300余人参与农民画创作。人民网 张丽玮摄

尽享旅游红利

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余东村按照“微改造、精提升”理念,全面提升村庄环境、打造景观节点、引入文创业态,带动当地居民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肖美仙从未想过,自己做的“妈妈饼”一天能卖出五六百个。“客人排队等着咧!”肖美仙边做饼边与记者聊家常。

为何叫“妈妈饼”?肖美仙说,这是小时候母亲常做给她吃的饼。人民网 张丽玮摄

今年,余东村将原来的猪圈改造成了厨房,并对外出租。肖美仙与老伴合计后,承租了下来。

前几年,肖美仙也曾卖过“妈妈饼”。“以前是推着小车出去卖,一天卖出100个就顶天了。现在忙不过来,这不还找来了同村人帮忙。”肖美仙透露,从今年4月营业到现在,足不出村,她每月靠卖“妈妈饼”能有五六千收入。

同样因为乡村发展旅游得到了实惠的农民,在浙江还有很多。

在不足5平方米的店铺内,大陈村的汪江庆通过卖油炸果,养活了一家人。“家里人身体不好,以前只能四处打零工,赚不了多少钱。”如今,汪江庆的油炸果不仅卖给了游客,更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吃。

汪江庆经营的油炸果店成为很多游客的打卡点。人民网 张丽玮摄

在衢州市杜泽镇杜泽老街开店的谢志雄,也“吃”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现在,游客多了,我们的收入也随着翻倍。以前做的饼子基本都是卖给本地人,现在,一半都卖给了游客。”谢志雄说。

随着游客增多,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些商家价格虚高,出现了宰客情况,这直接影响到景区的名声。”讲解员徐艺回忆道。

为整治景区信用环境,如今,老街百余家商户门口墙上都安装了“信用智治门牌”。游客通过扫一扫上面的“智慧商圈信用码”,就能看到商家的信用分值、特色商品等信息。商户依据分值被分为信用蓝码、信用绿码、信用黄码、信用红码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优秀、良好、一般、待改进。

商铺诚信好不好,游客扫码即可见。人民网 张丽玮摄

“信用码等级划分后,商家相互间也暗暗较劲。现在基本听不到游客对景区定价方面的投诉了。”徐艺介绍,根据不同颜色,商户还可获得相应等级的贷款额度,这对商家来说也是一种利好。

特色乡村旅游带动百姓致富。人民网 张丽玮摄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全省各地将用好“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文塑旅,从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高度,持续擦亮“诗画浙江”的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