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1899年生于北京,满洲正红旗人。出生后第二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老舍的父亲身为护军镇守正阳门,面对来犯的日本军队力战殉国。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老舍家曾遭意大利军人劫掠,当时才一岁半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1913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但不久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1918年至1924年间,先后任师公立第17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现方家胡同小学)校长、北京市北郊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员、北京一中教员。在此期间,老舍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说:“‘五四’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了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

1924年秋季,老舍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学系任华语讲师,教导英国人学习中国的官话和中国古典文学。业余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30年春季,返回到北京。1930年至1937年间,老舍先后任教于济南的齐鲁大学和青岛的山东大学。

1936年写出长篇小说文学代表作《骆驼祥子》。抗战期间老舍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各种文艺形式为抗日贡献。他自己也以团结抗日为题材,运用各种文学体裁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抗战结束后,老舍于1946年3月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1949年12月,应周恩来委托文艺界之邀回到北京。

1956年到1957年,老舍创作了话剧《茶馆》。以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民国元年北洋军阀盘踞时期、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3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继《骆驼祥子》之后,再次为老舍赢得国际声誉。

1966年8月23日,正在家休养的老舍被押送至北京孔庙大成殿门前进行批斗,遭侮辱、毒打,血流满面。8月24日清晨,伤心之至的老舍独自出走到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当日深夜,老舍于太平湖畔跳湖自尽,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