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21日,莆田县解放。
1950年,广化寺、龟山寺、囊山寺、梅峰寺等四大丛林及寺院庵堂的僧尼代表,组织成立了“莆田县佛教徒协会临时筹备会”,会址设在梅峰寺。24个区各设正副组长2人。
南山广化寺
莆田南山广化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别称南山)。
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本为当地名士郑露三兄弟(世称"南湖三先生")讲学之所,后献其所于金仙禅师(即开山祖师)取名金仙院。
宋朝时,凤凰山佛教寺院盛极一时,在当地官员的护持下,共兴建了二寺、十院、百二十庵,住众僧尼千余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赐额广化寺,并修缮殿宇,使之"檐楹相摩,轩宇层出"。
广化寺在1459年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兴衰起落,阅尽人间沧桑。
广化寺微捐赠(有意可打开链接):http://www.weijuju.com/mobile/microsite/microsite.jsp?wuid=418239&from=timeline
龟山福清寺
福清寺,龟山福清寺,在福建省莆田市区以西15公里的华亭镇龟山上,唐长庆二年(822),名僧无了以"六眸神龟"的导引,来此开山,与徒弟慧忠,日以野菜为粮,辟茶园建庵,因名龟洋。
传说:
龟山上有福清寺,是一座千年古刹。
相传唐长庆二年(822),无了祖师从莆田登山西行,一路策杖披籁,攀藤附葛,来到三紫山一处平坞,发现密林复被一坳,泉水潺潺有声,祖师走向坳边掬水解渴,迎面走来一只六眸巨龟,引领四小龟,齐向祖师三复行礼,尔后消失无踪。
祖师顿然醒悟,即结茅为庵,开山建寺,白天种茶,夜间悟道,盛名远播。
咸通十一年(870),又建寺院9座,僧徒多达千余人。到后梁贞明年间(915-920),闽王王审知给寺院赐名"龟山福清禅院"。
明代扩建为寺。现存建筑物乃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寺西有无了祖师墓塔。斋房中有多个石槽,最大的可储水万斤,刻有"元佑四年十一月"字样。
据传明礼部尚书陈经邦出仕前,曾在寺内寒窗苦读,并题有一对楹联:"山半楼台天半寺,云中钟鼓月中僧"。
囊山慈寿寺
莆田囊山寺,又名囊山慈寿寺,坐落于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寺院环境优美,背靠囊山,于莆田天元岩毗邻。寺庙创建于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名延福院,是莆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囊山海拔639米,多为裸露的花岗岩,因山峰形如古人坐褥上的"隐囊"而得名。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峢献"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山上岩石奇形怪状,其中有一巨石,形如海里的鲎,故称为"鲎石",能随气候变化而改变其颜色,天晴时色白,将雨时变灰,山下数十里处皆可见,被人视为天然"晴雨表"。
梅峰光孝寺
光孝寺(梅峰寺、梅峰光孝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胜利路中段,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因宋时山上遍植梅树,徽宗赐额"梅林佛国",故称"梅峰寺"。寺的前身原是一座观音亭。宋元丰八年(1085年),地方名士李富之母黄氏舍地百余亩,将亭扩建为寺。
绍兴七年(1137年),赐名"报恩光孝寺"。元代在寺内设官讲。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犯莆,寺被焚毁。明万历年间重建。清代增建大小殿宇十多座,傍山而起,错落有致。
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梅寺晨钟",指的是梅峰寺凌晨的钟声洪亮低沉、浑厚绵延,悠扬悦耳,清幽久远,音域覆盖面广,莆阳大地均可听到,堪称荔城一大景观。
小编已经去过三个大寺了,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