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小伙环球取经
与读者分享环境保护经验
这是3个可爱的法国小伙,昨天上午10点30分,他们抵达了位于金家坝的成都市城市河流研究会。托马斯(Tuomas)是名教师,Loic是从事规划和地域资源管理工作的,而Tanguy是从事水利工作的,“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促使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工作。”托马斯说。
然而环球旅行所需的庞大经费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他们想到一个有趣的点子:他们去寻找资助者,答应将他们在各国拍摄的影像作为回报提供给对方。他们说,法国人对各国的环境保护经验非常重视,因而需要得到这些影像资料。他们将写成的文字或拍成的图片传给法国的报纸,与读者一起分享环境保护的经验。
安龙的生态家园
生态理念推广让人欣喜
Tanguy承认,在法国人眼中,中国的经济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但是,法国几乎没有人知道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做着大量的环境保护工作。”3个年轻人是在出发前从一个中文网页上查到成都安龙村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但他们不知道,在成都,除了政府在致力于环境的综合治理外,居然还有大量的民间NGO组织介入其中,成都河流研究会实施的安龙村项目只是其中之一。
昨天中午,汽车搭载着3个法国人前往郫县安德镇安龙村。在村民董泽英家,3个法国人详细了解了什么叫“生态家园闭合循环系统”:厕所的大小便池是分开的,大便收集后用于堆肥,小便经处理后回田;生活污水通过专门的管道流入家庭用污水处理池,处理后的污水清澈无比;家畜的粪便排到沼气池里,产生的沼气成了做饭洗澡的能源;董泽英家种的蔬菜和粮食全部弃用了农药化肥;甚至他们洗碗都是用米糠而不是洗洁精,用过的米糠还可以用来喂猪等……
Tanguy说,他们想不到处于中国西部的成都,生态理念的推广已经到达了让人欣喜的地步。
中国可持续发展
成都经验是一个范本
3个法国人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关生态的细节。几年前,安龙村开始启动生态项目,董泽英和丈夫从成都回到了村庄参与进来。在安龙村,希望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感受带动了村民参与到生态家园的建设中。
午饭是在村民高盛鉴大爷家吃的,从田里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被烹饪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饭前大家还能先喝到甘甜的米汤和浓浓的豆浆。Tanguy拿出摄像机进行拍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传播,让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知道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上做出的努力。而成都的经验正是一个范本。”Tanguy说,最现实的意义是,他们将把成都的这些经验提供给奥尔良的各个环保组织,“让他们从中吸取有效的营养,改善自己的生态环境。”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负责人田军告诉记者,两年一届的中欧社会论坛明年7月将在香港召开,成都将是一个分会场,“这次我们与3个法国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将作为论坛小组活动之一,以此进一步推动非政府组织共同来交流和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