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港(大公文汇全媒体资料图)
可曾见过香港的好
感受过她的沧桑
伴随你和我的梦
化作天边一抹夕阳
姿意装点着
斑斑驳驳的维港
这首小诗,是中华书局出版《藏在地名里的香港》一书的题记。该书选取香港30个有代表性的地名,剖析来龙去脉,揭示历史文化内涵,叙论结合,纵横古今,为我们认识了解香港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正如作者所说,对地名及其背后故事的探究,可以成为外地人阅读香港的指南、本地人重读香港的入口。
香港地名的多样性,世所罕见。这种多样性既体现在不同的地名之间,也体现在某些特定地名上。多样化的地名,解读着香港这块中西方文化飞地的传奇故事,反映了中国历史传统的顽强生命力,也源于英国对香港采取的特殊管治方式。香港曾被英国通过武力侵占对其实施了长达150多年的管治,英国政府的政策大多采用间接管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宗族、乡村等行政机构,任用本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允许采用当地的语言和法律,尊重当地文化传统习惯。比较极端的例子,清朝早已不存在了,香港还沿用《大清律例》,一夫多妻制直到1972年才废除。这种管治方式比较灵活,能较好地发挥建设性的使命,缓和民族矛盾,由此形成的宽松环境和自由文化传统,也是香港地名得以保持多样化的一个根本原因。
对中国近代史稍有了解的人,都可以从香港、九龙、新界这样的地名里,读出中华民族的沧桑记忆。英国对香港的管治是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逐步建立起来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由于沦入管治的时间不同,香港三大区域实际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港岛是现代商业文化的标本,九龙是江湖文化的渊薮,新界则是宗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香港”作为地名由来已久,原本是指转运莞香制品的港口,位于香港岛南部。英国管治香港后,把整个岛屿称作香港,原来的香港改称香港仔。迄至今日,“香港”在不同语境里仍有不同含义。一般指整个特别行政区,在正式文本和外地游客中使用较多。本地人却习惯作为区域性称谓,指代港岛,与九龙、新界相对应,甚至与观塘、屯门、元朗、荃湾等相对应。
“九龙”之名,来自一个似是而非的传说。1278年,在元军猛烈攻击下,南宋小朝廷节节败退。宰相陆秀夫、元帅张世杰拥戴小皇帝赵昺,逃到狮子山脚下。小皇帝环顾四周,群山起伏,问陆秀夫:听说一座山代表一条龙,这里八座山,是不是就有八条龙呢?陆秀夫答道:陛下继承大统,是真龙天子,所以应该是九条龙。赵昺大悦,将此地赐名“九龙”。
“新界”全称“新的租界”,就完全是英国管治时期的产物了。英军占领新界时遭到顽强抵抗,迫使港英当局在这片广阔区域里采用更加彻底的间接管治,基本上由本地乡绅来治理。阴差阳错,中华文化在这里既没有受到英国管治的系统改造,也没有经历内地社会变革的冲击,新界成为保留传统习俗最完整的地区。港英政府始终视新界为租借地,开发力度远远小于割让的港岛和九龙,毗邻内地的地区更被辟为垃圾填埋场。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新界北部恰恰是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昔日新界是新纳入的僻壤,今日新界成了新希望的滥觞。
当然,英治时期在地名上的反映,最明显的还是一些以英国皇室和达官贵人姓氏命名的地方。这类地名非常多,覆盖山峰、海湾、街道、场馆等。它们本身没有什么含义,只是英治时期的符号。比如维多利亚港,现在几乎成了香港的代称,原本是一个无名海湾,英国人曾把它命名为“香港港(Hongkong Harbour)”;维多利亚公园作为香港新地标,与名字也没有任何联系;维多利亚峰作为太平山香炉峰的英文名称,只在英语对话和英文文献中存在;曾经扬名远东的维多利亚城,则早已进入历史的故纸堆。
维多利亚城虽然不存在了,构成维多利亚城的主要街区——西环、上环、中环、下环,除下环外,其他三环都还保留着。在内地城市,“环”通常指环路,比如二环、三环、四环等。刚到香港的时候,奇怪为什么一条环路都没有,却有西环、上环、中环之类地名。后来才搞清楚,环不一定指环状之物,它还可以指一片地方,比如人们常说的周边环境。旧维多利亚城沿维多利亚港而建,自西向东,西环是港口码头区,上环、中环是商务中心区,下环是休闲娱乐区。今天港岛主城区的城市功能布局,与当年变化不大,只是下环改称跑马地了。英国人却不叫它跑马地,而称作快活谷(Happy Valley)。
还有一些地名,是以英帝国爵位、官职命名的,如总督径、摄政阁等,无疑也带有浓厚的英治时期色彩。以皇室命名的英皇道、太子道、公主道、皇后大道,也可以归于此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皇后大道。当年修筑维多利亚城时,连接四大街区的主干道为“Queen's Road”,由首任港督砵典乍亲自命名。“Queen”可以指皇后,也可以指女皇,当时英国只有女皇没有皇后,这条主干道理所当然该是女皇大道,却被译为皇后大道。对这个误译,港英当局曾于1890年发文予以澄清,但人们还是将错就错,沿用至今。
太平山顶鸟瞰博寮海峡(作者供图)
香港的开发历史十分悠久,地名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以英国管治香港为界,之前的老地名,之后的新地名。
港英时期出现的新地名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直接以英国姓氏或职位命名,名称与所在地没有什么关系,如维多利亚港、皇后大道等;二是按中国语言文化习惯命名,本身具备一定含义,如新界、中环、西营盘等。在翻译成中文时,第一种情况属姓氏用音译,如Victoria Harbour译作维多利亚港,属职位用意译,如King's Road译作英皇道;第二种情况通常用意译,如New Territories译作新界。
图为维多利亚港傍晚景色(中新社资料图片)
综观全港,与港英时期相关的地名俯首皆是,但本土地名仍然很多。尤其在新界地区,此类地名还占主体。大多数是香港开埠前的老地名,也有少量是由后人命名或更名而来,港英政府维持现状,没有重新命名。其中不少地名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乡土气息,如八仙岭、大尾笃、打鼓岭、沙螺洞、尖沙咀、铜锣湾等,在在体现了当时当地的地理风貌或民俗特色。这类地名翻译成英文时,大多采用粤语拼音,如九龙译成Kowloon;也有一些具有特别含义的地名采用意译,如狮子山译成Lion Rock。
铜锣湾街景(大公文汇全媒体资料图)
在港英时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博弈中,香港还出现一种独特的地名现象,姑且称之为双地名,即同一地点拥有两个地名。表面上看,双地名也是一个英文名一个中文名,但并不是英汉互译,而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名字,音不同,意也不同。比如赤柱与Stanley,香港仔与Aberdeen,扯旗山与Victoria Peak,浅水湾与Repulse Bay,铜锣湾与Causeway Bay。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两种文化的旗鼓相当:某个地方已经有了广泛使用的本土地名,管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又给它取一个新地名,当地人却不买账。于是两个名字并用,说英文的场合用新取的英文名,中文场合仍用原来的中文名。
如果说各地地名都有自己的故事,香港中西交汇,华洋杂处,新旧共存,其地名的生动性和承载的文化内涵,是古今中外任何城市都难以比拟的。略举几例:
比如深水湾与浅水湾。两湾相邻,均位于香港岛西南部。香港开埠前,今天的香港仔一带是人口最密集的渔村之一,附近有两个海湾,紧挨村旁的叫深水湾,离村较远的叫浅水湾。所谓深水湾浅水湾,并不指水的深浅,而是指湾的深浅。深水湾深入陆地,地形像一个收拢的口袋,浅水湾则比较开阔,像敞开的器皿。对当时的渔民来说,海湾越深越风平浪静,海湾越浅越风急浪高。深水湾遂成为不少大家族的风水宝地,浅水湾则少有人居住。
图为浅水湾泳滩(中新社资料图片)
英国人来到香港后,为了减少与当地民众的纠葛,绕开深水湾,去开发相对荒凉的浅水湾。由于管治者拥有资源优势,浅水湾日益成为休闲居住的旺地,深水湾则逐渐退居历史的幕后。英国人甚至给浅水湾取了一个新名字:Repulse Bay。Repulse源于1840年代停泊该湾的英国军舰HMS Repulse。二战期间,日本人步其后尘,一度把浅水湾改名为“绿ヶ滨”。所以,浅水湾是曲型的双地名,深水湾却始终是深水湾(Deep Water Bay)。
又如太平山与狮子山。太平山是香港岛的主脉,狭义的太平山专指港岛最高峰—香炉峰,广义的太平山则自西而东贯通港岛全域。据说著名海盗张保仔接受朝廷招安后,百姓觉得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了,便把这片山岭称作太平山。狮子山与太平山隔维港相望,状如雄狮。相比太平山的文物荟萃、内涵丰厚、车水马龙,狮子山基本上还是一个荒凉的小山头,但人们常用“狮子山下”指代香港。那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香港电台推出了一部长达200余集、持续播映21年的同名电视剧。该剧讲述了二战后近30年里,以狮子山下九龙老城区为代表,香港草根阶层艰苦奋斗的故事,剧中演绎的坚韧不拔、守望相助的精神,成为香港精神的象征。
图为市民在狮子山登高(中新社资料图片)
其实,香港人文精神的演进,始终存在着太平山与狮子山两个维度。长期以来,从太平山北麓半山区到山顶,居住者除外国人外,还有华人精英阶层。他们中的优秀分子,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模塑着香港主流社会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可以形象地概括为:站在山上俯瞰芸芸众生,以自己的能力建设家园,为百姓争取福利,引领社会前行,居高临下,却也悲天悯人。正是以太平山培育的精英精神作底,以狮子山养成的草根精神为墨,书写不朽的香江传奇。
这类成对出现的地名,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香港历史及其社会政治关係。也有一些地名本身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名,就可以从名字的纵向演变中把握当地的社会历史渊源。比如香港地标性建筑凌霄阁,四改其名,经历了香港百年风雨沧桑。
图为凌霄阁(新华社资料图片)
凌霄阁位于太平山炉峰峡山顶广场,最早可以追溯到港英政府开发太平山顶初期。1860年代末,港督麦当奴在太平山顶兴建消夏别墅。70年代,苏格兰商人芬梨·史密夫投资修建山顶酒店。80年代,山顶缆车正式通车,终点建有一个观景小亭,名鲍宁亭,即凌霄阁的前身。当时太平山顶还禁止华人入住,鲍宁亭规模很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
二战结束后,允许华人入住山顶,居住者渐渐多了起来。1950年代,在鲍宁亭旧址上重建了一个亭子,作为缆车山顶站的上盖建筑。亭子当时没有命名,坊间称为老衬亭。“老衬”在粤语里意为愚蠢、糊涂之人,源于流行俗语“太平山顶望落去老衬数不尽”,形容到处人满为患。随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量难民涌入,人口在短短几年间从60馀万骤增至200多万,加上战后婴儿潮一代陆续走上社会,香港进入一个动荡与希望并存的时期。老衬亭之名不胫而走,反映了香港人的某种自嘲。而敢于自嘲,通常是有底气的表现,从中彷彿可以看到那个时代香港人拚搏奋进、勤勉坚韧、乐观向上的生存状态。
无论鲍宁亭,还是老衬亭,还都只是普通的观景建筑,外形与今天的凌霄阁大相迳庭。真正具备凌霄阁气势的,是1972年在原址重建的第三代建筑——炉峰塔。塔身仿照古城门城楼,由市区仰望,可见七层高塔耸峙云端,既像香炉又像鼎。香炉趸代表子嗣繁衍,鼎器代表权力和财富。正是炉峰塔落成当年,一度号称世界上最繁忙海底隧道的红磡海底隧道正式通车,长达十年的麦理浩之治走马上场。香港进入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市民认同感上升的快车道,一跃而入亚洲四小龙之列,彻底摆脱了移民中转站的形象,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管治良好的现代都市。
图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升旗仪式(新华社资料图片)
随后,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兴起,香港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外地游客大增。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炉峰塔重建工程于1993年7月正式启动。经过近4年紧张施工,炉峰塔焕然一新,香港回归前夕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一个比炉峰塔更高大的建筑,也拥有更霸气的名字——凌霄阁。焕然一新的凌霄阁,集艺术馆、商场、游乐场、食肆为一体,成为展示香港繁荣稳定、开放包容的橱窗。其破云凌霄之势,昭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香港大踏步走来。世事沧桑,地名载之。地名是具有极强表现力的文化符号,既反映某个地方的地理特征,也体现当地的文化精神。想来,在林林总总的地名里,藏着一个悠远而鲜活的香港。抚今追昔,感触尤深。
来源: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