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文/摄 通讯员汤锦泉

逛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附近还没有好吃好玩的去处?

今天(11月23日),钱江晚报小时记者赶了大早,来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所在地的瓶窑镇赶集。

和古城一水(苕溪)之隔的瓶窑老街今早热闹开街。

瓶窑老街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之间互相免费接驳,公园坐车地点在西大门,每隔20分钟一班,车程3分钟。

很多人知道良渚,却不了解瓶窑这个地方。

这里不仅有五千年良渚文化,老街旁的窑山也有千年古窑烧制历史;瓶窑还是中国竹乡,盛产冬笋,还有竹制品。

苕溪的“苕”字本是芦花之意,老街以西车程10分钟的北湖草荡,眼下芦花绽放,是杭州市最大面积的芦花花海。

北湖草荡边的村庄还有大片良田,新打稻米和茭白正好上市。

开街仪式上,街头艺术达人也来一展身手。快来看,这两个人是真是假?

咦?好像腮帮子在动,是真人嘛,这是怎么叠上去的?

嗯……这样看就清楚了,原来是里面有一个铁架子在支撑。

老街的商家很多是改造前的原住民,还有一些糕点、茶饮、中餐、西餐、文创类等商家是改造后引进的。

趁着开街的热闹,大家在户外摆摊。有现打麻糬的,做捏面人儿的,画糖人的,做竹编的,卖草荡大米、茭白、土鸡蛋的。

其实,良渚遗址公园的西门距离瓶窑老街只有不到1公里的路程。在良渚遗址公园游玩结束后,从西门走出来,翻过苕溪大桥就是瓶窑老街了,不管是吃饭、休息还是购买本地特产,这里都很方便。瓶窑老街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水上交通便利,一直是余杭西部、安吉、临安等地山货交易集聚地,曾经一度十分繁华。

施徜徉在改造好的瓶窑老街,你会被这里浓浓的老底子风情所吸引。

改造中,老街充分保留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貌——石板铺就的小路,镶嵌着鹅卵石的楼房,还有当时风格的建筑,这些年代感十足的符号,一下子就将时光拉回到了三四十年前。

以里窑街为核心的老城区曾是瓶窑最热闹繁华的地段,这里保留着“老底子”的风貌。

关帝庙、官口桥、桥上桥讲述着历史的变迁,茧站、电影院、瓶窑供销社、图书馆凝结一段一段时光,大鹏馆、遥香楼、瓶窑旅馆展示着一个时代的繁华。

修旧如旧的茧站内保留了纺织机。

在瓶窑老街核心部位,还有一座山值得你去看看——沿着老街的青石板路,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就是窑山了。

瓶窑历史上窑址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当数窑山宋代窑址,现已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陶窑文化也与瓶窑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成为当地特色文化。

窑山一带,还流传着“十八条弄、十八口井”的故事。相传,窑山的十八口窑连接十八条弄,每条弄还有十八口井。变迁至今,沿窑山保完好的还有三口井与十五条弄。

从山顶可以一览芦花飘飘的苕溪风光。

苕溪是浙西北重要水道,也是瓶窑的母亲河。南苕溪、中苕溪、北苕溪“三苕之水”在瓶窑汇合,被称为“东苕溪”。

繁华的码头及水运贸易往来,让瓶窑的水运文化逐渐繁荣。守护杭嘉湖平原的西险大塘、北湖草荡与当地百姓生活唇齿相依。

从窑山石阶而下,穿过老弄堂,山下河埠头的戏台已开场,沿着河岸看戏的人群熙熙攘攘。

离开老街十分钟车程,就是南山造像景点。

南山造像始于元代,分布在海拔不到150米南山东南的山腰石壁上,延绵数百米。在古代,这里原是采石场,岩壁大块裸露,采石后,山体上留有千仞峭壁,如同斧劈,造像就是在壁面起龛雕琢,来取浅龛浮雕。远远望去,一尊尊高大庄严造像,蔚为壮观。

南山造像原有大小不等30余尊。现仅存13尊。除最西一躯为道教造像外,其余皆为佛教造像,反映了元代浙江释、道两教共存的历史。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几天,瓶窑一个隐秘景点变成了“网红”,大片大片的芦花,配合着深深浅浅的各色红的、黄的、绿的树木,还有波光粼粼的池塘,随手一拍就是网红大片。

这里,就是北湖草荡。

因为地势低洼,主要为水洼草地、池塘、芦苇塘等湿地环境,湿地总面积5.3平方千米(约7950亩),也是浙江重要的候鸟迁徙路径。

北湖草荡芦花每年的10月开放至翌年1月,其中以深秋初冬时节观赏到的风光最佳。

在11月下旬到12月间,湿地内还会有大批候鸟飞来越冬,天鹅、鸳鸯、斑嘴鹈鹕、白头鹞等珍稀鸟类齐聚北湖,为湿地增添一分灵动之美。

北湖草荡位于瓶窑老街以西,车程仅10分钟。

这是杭州目前面积最大的芦花花海,而且完全是原生态的,欣赏还不要门票,在秋日的暖阳下,正是欣赏的好时候。

【旅行小攻略】

一日游线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瓶窑老街——南山造像——北湖草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