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衣食住行都要讲究品牌,品牌不仅仅代表的是质量,其实更是口碑的一直体现。这种意识,早在清代的时候就有,那会儿的王公贵族吃穿也很讲究,京城中要说吃就到“八大楼”,要说穿的就更多了,当时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极为流行:“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踩内联升。”
晚清时期“马聚源”、“瑞蚨祥”、“内联升”都是上层精英人士喜相追逐的品牌,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本文就来说一说闻名一时的“瑞蚨祥”绸布店。
清末民初时,北京城里有八家专卖绸布的老字号,合称“八大祥”,分别是“瑞蚨祥绸布店、瑞蚨祥皮货店、广盛祥绸布店、谦祥益绸布店、益和祥绸布店、瑞生祥绸布店、瑞增祥绸布店和瑞林祥绸布店。而瑞蚨祥名列”八大祥“之首,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
那么这个瑞蚨祥是何时进入北京并成名的呢?这要追溯到同治末年的时候,当时山东章丘县有很多人从事绸布生意,其中孟洛川便是名气较大的一位。孟家世代从事布行生意,到了孟洛川父亲孟鸿升时,生意做得已经很大了。和很多商人一样,孟鸿升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经营的布匹生意在全国颇有名气,尤其是他所贩卖的大捻布,经久耐穿,很受普通百姓的喜欢。
随着生意不断扩大,孟鸿升逐渐有了品牌意识,同治九年(1870年)他决定在北京开一家布庄,取名叫瑞蚨号。由于瑞蚨号的布匹质量考究,价格适中,开业不久便生意兴隆。光绪六年(1880年),孟鸿升去世,家里的担子便落到了孟洛川的身上。
孟洛川比父亲更有头脑,他不仅卖布,还在山东老家成立了自己的作坊,实行了自产自销。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由于北京瑞蚨号供不应求,孟洛川决定扩大经营规模,将原先的店面扩大,并将名字改为了瑞蚨祥。不过这时瑞蚨祥仅仅还是一个普通的店铺,卖的也是廉价的大捻布,算不上京城数一数二绸布店。
光绪十九年(1893年),孟洛川再次发力,他在大栅栏盘下一家倒闭的店铺,瑞蚨祥绸布店正是挂牌开张。新店开张以后,经营的种类也开始多样化,高、中、低各种布匹均有销售。当时,瑞蚨祥的柜台分为三种,其中前柜卖的是抵挡的青布、蓝布和白布;二柜卖的是中高端的丝绸和洋布,而楼上卖的则是皮货和高档布匹。
瑞蚨祥生意能够红火除了商品种类繁多以外,货真价实才是根本。在商品质量上,瑞蚨祥一定保证百分之百的合格,它们的绸缎全部在苏、杭定织,经过严格的检验后才会在绸缎匹上盖上自己的招牌印章。另外,独具特色的服务也是瑞蚨祥能迅速走红的原因之一,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瑞蚨祥的掌柜伙计一视同仁,从不挑肥拣瘦。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瑞蚨祥在当时还开创了“贵宾服务”,京城中的王公贵族、达官显宦,瑞蚨祥往往采用的是“签单”的做法,这些客户平时购买商品从不要现钱,而是一律记账,到了年底在结算清账。比如民国初年时,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等人都是瑞蚨祥的贵宾客户,他们很享受这种服务方式,因为这不仅方便,而且也能体现身份。
自从光绪十九年瑞蚨祥绸布店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红火,不过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时,瑞蚨祥也遭了难,八国联军进城后,烧杀抢劫,大栅栏成了一片废墟,瑞蚨祥店内的商品全部化成而来灰烬,就连贵宾客户的账单也一并给烧了。
为此,瑞蚨祥的掌柜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瑞蚨祥欠客户的款项一律原数奉还,凡客户欠瑞蚨祥的款项一笔勾销。此举虽然损失不小,却为瑞蚨祥赢得了业界的霸主地位。此后,瑞蚨祥东山再起,恢复经营,生意比之前更加红火。
瑞蚨祥这家百年老字号走过了几个时代,从大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让瑞蚨祥最为自豪骄傲的还不是他们的辉煌的历史和崇高的信誉,而是新中国成立之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就是出自瑞蚨祥之手,对于这个老字号来说,这才是对他们品质和声誉最好的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