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和观光客,从价值观的角度而言完全是两个群体——虽然旅行者的部分行程不可避免地会跟观光客相重合。无论如何,至少旅行者不会以参观景点为重心,而 是更沉迷于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旅行的节奏越从容,越能融入在地生活,便越是能接近他们的初衷。
而所谓“慢旅行”,实在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究竟怎样的节奏才算得上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一个人所热衷的慢旅行,对另一个人来说,很可能依旧是疲于奔命。
很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是在捷克的波西米亚小镇CeskyKrumlov。大多数游客在那里只停留一个晚上,当然也有人到此一游之后当天就离开的。我当时待了三天两夜,心想这样总算是慢旅行了吧。
事实上,在那个巴掌大的地方,我24小时内就已经把所有能干的事通通都干完了,接下来便开始百无聊赖。这时偶遇一对从英国来的未婚夫妇,他们的计划是花三个月的时间逛东欧。两人在这个小镇已经住了整整一星期,但居然连小镇最著名的地标建筑塔楼都还没有去。
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那你们这几天都在干嘛呢?”昨天骑自行车去了,然后到当地人推荐的一家地下餐厅吃吉卜赛餐,今天打算去看当地音乐节的彩排。“也许,我们明天能有时间去看那个塔楼,如果不下雨的话。”
我最近去了一趟冲绳,此行又让我对慢旅行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原因之一,是因为冲绳的特殊性非常能体现旅行节奏的差异化。此前不少人都办了日本三年多次 往返签证,这个签证的前提条件是只能先到冲绳并且在那里至少住一晚酒店。有人纯粹是出于激活这个签证的目的在冲绳待了一夜,第二天便直飞日本本土;而我们 光在冲绳本岛就花了八天七夜,离开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当然还有比我们节奏更慢的,因为冲绳最美的海滩都在离岛,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在波照间、宫古、久米、石 垣等离岛流连二十多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旅行每个参与者都对冲绳有自己的兴趣点,或者说大家都是抱着特定的问题而来的。例如我对冲绳作为世界级长寿之乡的定位非常好奇,想 弄明白那里的人们之所以长寿的原因; A则最关心琉球文化的保育:冲绳曾深受中国、日本及美国文化影响,尤其在正式归属日本之后,当地人是如何传承传统琉球文化以及如何重塑自我认同; B是音乐爱好者,她一看到三线(即琉球群岛特有的拨弦乐器)、民谣餐厅或者演出就眼睛发亮……如此种种,这个行程想不慢都不行。当然了,一周的时间确乎也 不足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以这回也只能算是先探个路,并相约着下次再来常住兼进一步研究。
再说回关于慢旅行的界定,如果要给这样的旅行方式写一个To-Do List,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 给每次旅行设计一个不同的主题。带着自己关心的问题去到目的地,用你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解答。
二, 在一个目的地尽可能待久一些。如果没有那么长的假期,那么宁可减少旅行的次数,也要保证每次出行的时间更为充裕。即便仅从环保的角度,这样的旅行也是更低碳的。
三, 自驾游跟慢旅行的气质最为相投,因为可以自由自在地停停走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则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在巴士或者地铁里可以观察当地人的百态。
四, 把酒店留给观光者吧。旅行者更愿意在当地租房子(能够提供短期出租的房屋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又或者,有特色的民宿也很值得尝试。如果不得不住酒店,最好选择公寓式的——有了厨房,逛菜市场的时候便可以痛痛快快地购买当地新鲜食材大显身手。
五, 少一些追赶,多一点等待。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段,有可能呈现完全不同的气质。例如等待夕阳一点点地落下,或等待朝阳渐渐升起。这样等待的过程,身虽未动,心已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