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步丹口镇: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天书”字你认识吗? 徐生翁先生的小字,竟如此古拙奇崛!
这块石头上刻的字,你认识吗?(黄周凡摄)
1200米的山坡梯田上,依稀建有几座吊脚楼。从远处看,这个小苗寨与其它苗寨别无独特之处。
“天书”苗文石刻群,就藏在这个大山深处。回家乡采风本想去实地看看,因那天雨雾太大,未能成行。其实回家乡休假时,我多次开车从它身边行驶过,但毕竟是走马观花,知道它的所在地,并没有细细去品味。回到广州,仔细看了黄周凡老师发来的美图,我才看清它所在地的全景——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仙鹅村一个叫陡冲头的寨子,一个山林田地间石头上刻有“天书”苗文的神秘地方。
这些石头上刻的字撒落在这个大山深处(黄周凡摄)
这些梯田的石头上大都刻有字(黄周凡摄)
记得2年前路过这个地方时,我曾在这个地方的山坳西看到了一块面积最大的石头,刻字的一面非常平整,大约有3平方米,所刻的字迹也十分清楚。走近细品,石头上所刻的“天书”似画非画,似篆非篆,难以辨识。
当时,朋友告诉我,像这样有刻有“天书”字的石头,在城步县内有很多。自2014年开始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目前已经发掘出古苗文石刻群300余处。但由于时间紧,没有进入寨子的屋前屋后梯田里去仔细看看。
这些梯田的石头上大都刻有字(黄周凡摄)
可看了黄周凡老师发来的图片,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些刻有“天书”字的石头,有的在开阔的田坎上耸立着,有的被泥沙和灌木掩埋,有的因遭风雨侵蚀而断裂横卧于草丛中。不知是岁月无情留下的沧桑,还是苗民为保存它将其封存这里,但我无法从中寻找到答案。
这些打破“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之说的石刻群,虽然文字字形与汉字基本相似,文字之间像古版书一样没有标点标注,其中还夹杂一些图案或符号。为什么会这样呢,问号让我把兴奋点调动起来了。
雷学业老师近影(雷老师本人提供)
为此,我请教了中国人类学民族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员雷学业老师。
雷学业老师告诉我,苗族自古就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至今流传的苗族古歌《在中球水乡》和《苗族简史》等文献资料记载,以及苗族史歌和民间传说等等,都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
这些梯田的石头上大都刻有字(黄周凡摄)
雷学业老师举例论证,让我进一步得知,其一,“苗文”最早在城步横岭一带使用,清乾隆年间流传使用,清代末期陆云士在专著《峒溪纤志·志余》留有“苗书二章”佐证。其二,陆云士保留的古苗文二章《铎训》和《歌章》,证明古苗文也是能用来写文著书的,它的文字不是符号,是一种能表达一定完整意思的文字。其三,从陆云士收集古苗文的时间(1722年前)来分析,说明古苗文失传最多不超过300年。
雷学业老师还说出了岳麓书社出版的《城步苗款》中保留了可译成汉语意思的十三个古苗文方块字:混、沌、初始、禾稻、气(烦)、锤打、山坡、听唱、松、炼铁工具、泰山、教育、太,这些看似象声字的字,让我只有看后解释才明白。
这些梯田的石头上大都刻有字(黄周凡摄)
然而,留存在位于丹口镇仙鹅村陡冲头的这些石刻群上的神秘文字又来自何人之手?怎么又突然间消失了呢?
雷学业老师认为这与城步历史上多起苗民起义有关联。
作为苗族聚居区,城步本是“化外之地”,明朝以前隶属武冈、武强、武攸、靖州、临冈、时竹等州县管辖。明正统元年至元顺年间(1436—1464),为反抗压迫,强化自治,苗人领袖蒙能、李天保领导了城步苗民大起义,充分运用明军看不懂苗文的优势,广泛使用苗文传递军事情报。清乾隆四年(1739),城步再次爆发了苗民大起义,苗族首领粟贤宇、杨清保从起义行动保密的角度出发,将苗文用于所刻制的印信、图章和所印发的文稿以及往来书信、手札。清廷派出重兵对起义军进行镇压后,也对这种“似篆非篆”的文字下了狠手。为防止苗民使用这种文字再次起义举事,对城步苗族聚居区挨家逐户展开地毯式搜查,在对手抄本和墙面上的苗文进行销毁外,并严禁学习和传承使用苗文。就这样,苗文在湘桂黔边区慢慢消失了。
石头上刻的“天书”字(黄周凡摄)
在丹口镇采风时,退休干部杨光清老人回忆起老一辈讲述这段历史的同时,也证实了丹口镇仙鹅村陡冲头的古苗文石刻群地理位置,就是历次城步苗民起义的核心地带,距苗民起义军领袖李天保(自称武烈王)设在长安营龙家溪的老营仅一山之隔,距今绥宁黄桑坪苗乡上堡村的上堡苗王古国金銮殿遗址约十几公里。
苗文石刻成为撒落在山林田地间的珍宝(黄周凡摄)
说起时至今日,城步县境内一些老木匠在起屋做木架或装木板房时,还是习惯用一些苗族文字在木料上做记号时,雷学业老师送了一套《城步文 史》给我,我从书中看到了似符号而木匠又常用的11个苗文字,用汉语翻译就是左、右、山、正、前、后、柱、瓜、排、詹。他还告诉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产队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苗族老人,还普遍使用一些较为简易的苗文来记工分或记数。
如不细看,你真看不出这块石头上的字(黄周凡摄)
可我一直在思考,这些涅没于历史岁月风尘,现在又重见天日的摩崖石刻群古苗文,决非无源之水,也非无本之木,它记录着什么?说明着什么?我相信,在史学家、文字学家的不断解读与考证,这些蕴含古苗文化的古苗文,将会破解湘西南地区苗族的历史起源谜团,结束苗族考古无文字的历史。同时,它将为研究城步这块苗蛮之地民族生存与发展、文化兴起与衰落提供确切的物证。也将为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增加新的内涵。
想到这,我的耳边仿佛听到了由张超老师作词作曲、杨姣演唱的《竹根下》:
你住高山上 我住河水边
一夜桃花雨 梦相随
深山等皓月 竹海待云飞
涛声缠绕的韵味
那是竹根下 流淌不停的剐水
化作沉睡了千年的眼泪
那是花儿一样绽放四季的明媚
这是我 心中永远的甘美
苗文拓片合成图(黄周凡提供)
林上映山红 林下竹色翠
与尘香共饮 千百回
流转了时光 变迁了星空
岁月不变的依偎
那是竹根下 流淌不停的剐水
化作沉睡了千年的眼泪
那是花儿一样绽放四季的明媚
这是我 心中永远的甘美
那是竹根下 流淌不停的剐水
化作沉睡了千年的眼泪
苗文石刻局部(黄周凡摄)
作者简介: 族人才俊,真名陈建族, 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广东散文诗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解放军生活》《人民海军报》《海军文艺》《中国国家地理》《黄金时代》《人之初》《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数十篇作品获国家、省、市各级奖励。
徐生翁(1875—1964),早年姓李,名徐,字安伯,號生翁。中年以李生翁書署,晚年始復姓徐,仍號生翁。浙江紹興人。曾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一生以鬻書畫為生,生活清寒而狷介自適,數十年足不出紹興,不求聞達,以布衣終天年。書法精楷、隸,由顔真卿入手,上溯晉魏漢秦,尤得力於北朝碑版,並主張用書外功夫充實書藝,所作古樸無華而有奇逸矯縱之氣,時人號為「孩兒體」。能篆刻、繪畫,風格一如其書。
《徐生翁墨存》为方本十二开,前有戴家妙先生所序,书内共三十五幅书法作品为徐生翁鬻字时所自留,大部分为高度五公分左右,最长的也就二十公分左右,最低者的只有两公分。可见古人竟这样惜纸惜墨。虽然这三十五幅都是稿草,“未見一絲苟且、一筆潦草,盈寸之間,理明而氣昌,力足而鬱勃,閎中而肆外,確乎有得於心而後卓乎有見於書跡者也"。
因墨迹原作太小,无法让人欣赏徐生翁书法之精妙,为便于欣赏,本篇三十五帧徐生翁自留墨存全部用放大展示,作品在上,释文在下,一睹徐生翁强烈的稚拙、憨朴、厚劲、生辣、野逸、奇崛的种种动人意绪,构成的强悍的生命节律的美。
乙酉
維萼扇
紅黄菊藍竹 谷簳 五千
榮林 四尺聯
年來稿帙成堆垛 吟久溪雲時往還
文雲閣 五千
子湘 四尺狹又
形體保神各有儀則 安樂必戒乃終利貞
竹聲 又
芝洞秋房檀林春乳 桂深冬燠松疏夏寒
茂齋 七千
能使龍池飛辟歷 邀我石磴行莓苔
福民 四尺聯
遠山過雨青如滴 晴日催花暖欲然
伯魚 五尺又
攀條繞樹對吟詠 引筆行墨生煙雲
景和 又
要引好風清户牗 相與此地吟江湖
春煦 五尺聯
煙嶺雲林遠能寫 錦囊玉軸酬不貲
秉孚 四尺聯
自摘霜蔥宜薦俎 眼前時果漫堆盤
壽昌二千
士偉 又
鋤去陵谷置平坦
深知畫手亦怪偉 却向吟邊逞鏠鋩
克仁 又
論德乃是花之傑 鈔書但覺日方長
性忠 四尺聯
不知芳樹在何許 唯有幽花渡水香
森標
苕中 四尺條
天方 三尺又
泠風送餘善 空翠難强名
松煙兔穎傍明窗
丹山 又
劍吟 整幅
紅蓮華
東聲 四尺狹聯
春生
敬齋 五尺聯
鶴翎添色又其次 桐華最晚今已繁
慷慨遺物與道同出
躊躇興事以每成功
茂齋
志剛 三尺聯
文章開窔奥雲物共游觀
少生 二千
企石 五尺聯
光芒六合無泥滓爛漫長醉多文辭
汪翔 又
象管鈿軸映瑞錦
與川 又
自引岩泉拾山果 為把栗尾書溪藤
珊葆 三万
安書 四尺聯
行樂不妨隨邂逅 造化何以當鐫劖
信手信能移造化
新詩聊可佐盤桓
興渭 五尺狹聯
蠟珠麥英不一其品
繡球芍藥相繼著花
天一 四尺又
作為文章不徒發
種來松栝已成圍
壽言 又
編竹繚户明潔可愛 紅茶
橘柚懷貞質 瑾瑜發奇光
無相 五千
單款四尺聯
國艷天姿相照射 芸香錦囊深貯儲
盡泉石之好
子亢 米三斗
希如 三尺聯
哲聞 五尺聯
自言亦用狂草法 相酬先寄飛龍篇
石緑梅
柳汀四尺條
耀奎 三万
春聲 五尺又
幽蘭獨自倚修竹 玉斝婁舉傾金罍
只有清泉逢白石 偶從北崦繚東岡
和甫 又
嚼蕊嗅香無此好 吟詩寫字有底忙
又四尺聯
自引岩泉拾山果 為把栗尾書溪藤
紙摹石鏤見仿佛 墨渴字燥尤怪奇
欢迎关注诗书画印笔记,每天发送专业的书画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