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是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临死前说:苍天啊,还我的台湾 「关注」文化旅游“盘活”铭传旧居,肥西这个地方处处都是风景!地方这么美,还不去瞧瞧?

刘铭传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是陌生的,他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有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和台湾近代化之父之誉。前段时间笔者读了一段台湾史,觉得这位“创中国未有之奇怪”的淮军大将不应被历史遗忘,所以,今天就与大家分享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

这个人是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临死前说:苍天啊,还我的台湾

1836年,刘铭传生于安徽一户农家,儿时患过天花,乡里称“刘六麻子”。刘铭传家的条件十分糟糕,称为家徒四壁也不为过。穷苦出身的刘铭传并未有任何自卑,反而,十分仗义勇敢,学了一身出色的功夫。平日里劫富济贫、奔走江湖,最终,受到了官府的通缉。

1854年,年轻的刘铭传接了官府的招安状,从此,不再做“没本钱的买卖”,在乡兴地区搞起团练。此时,正值太平军展开运动,刘铭传便带着手下与流窜在当地的太平军作战。随着刘铭传在战斗中建立彪炳战功,在清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这个人是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临死前说:苍天啊,还我的台湾

他先是升到了千总,后来,又被编入李鸿章的淮军。

在李鸿章麾下征战的几年,刘铭传因作战风格悍勇,官越升越高,从一名千总逐渐当到了总兵,成了李鸿章手下不可多得的悍将。1865年,刘铭传率军平定了作乱的捻军,被朝廷册封为直隶总督,后又因在山西地区处理军务过度操劳染上顽疾,不得不回乡修养。

1883年法国来犯,已经告别戎马生涯的老将刘铭传听闻国家有难,重返朝廷打算报效祖国。满清政府委任刘铭传为台湾事务大臣,专门负责对抗法军,没过多久便将其升为福建巡抚,挂职兵部尚书。刘铭传次年抵达台湾,在到达基隆的第二天便开始检查防务,命人抓紧时间赶制军备、修筑炮台,半个月后便迎来了虎视眈眈的法军。

这个人是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临死前说:苍天啊,还我的台湾

1884年8月,法国人的战舰抵达台湾,隔海与刘铭传的军队对峙。法国舰队总司令孤拔带着一名副官上岸与守军交涉,对刘铭传提出要求:“在第二天早晨之前将沿岸炮台的掌控权如数交出。”刘铭传自然不会答应,之后,法国人的战舰便向守军开火,在双方交火过程中,刘铭传的部下死伤十数人,驻军营房以及炮台损毁甚多,刘铭传当即命令将士们后撤。

见清军暂撤,法国人抓紧时间登陆,占领了海港,并将港内防务设施全部摧毁。次日,法国陆军逐渐向内推进,开始肃清基隆市街,刘铭传亲自率领部下加入巷战,将法国人团团围住。几个小时后,法国人在丢下一百多具尸体后自知不敌刘铭传,狼狈的撤回战舰中龟缩起来,占领基隆的计划就这样在刘铭传的阻挠下宣布破产。

刘铭传首战告捷,却并未放松基隆的防务。

吃了大亏的法国人放低条件再次向清政府议和,谈判失败后,趁着清政府懈怠之际偷袭南洋水师,在解决了台湾海峡的所有海军力量后牢牢的控制了这片海域的制海权。

随后,法军舰队总司令孤拔再次借着战舰的炮火掩护抢滩登陆基隆。刘铭传率军抵挡不住,伤亡惨重,不得不再次放弃海港退守基隆。刘铭传此时意识到法国人不善陆战,尤其不善短兵相接,所以将法军引入山地围歼。

在这场战斗中,法军再次被刘铭传的部队击溃,死伤无数后撤回军舰。战斗结束后,已无力反扑的法国人只好封堵基隆的淡水河口,希望能够对这一地区实施封锁,却再没有余力组织成型的进攻。两番失败的法国人重新草拟了一份合约,继续放低条件希望清政府妥协,两番得胜的清政府更加不会答应这群外国强盗的无理要求,所以再次拒绝。

法国人从满清政府没讨到便宜,所以,只能继续与基隆守将刘铭传展开拉锯战,在其后的几个月中互有胜负,直到次年满清与法国签订停战协议。在接连几次的外国列强入侵中,满清政府清楚的认识到台湾地区是国家海防的枢纽所在,务需加强建设。

1885年,朝廷文武百官经几次商议,最终,决定将台湾立为省,而抗法有功的刘铭传则出任台湾的第一任巡抚。由于,内地的建设方案大多不适用于台湾,所以,刘铭传在台湾地区施行了一系列崭新的改革。他于1887年10月正式提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

全台行政建置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从而基本奠定了台湾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可以说,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刘铭传受到了多方压力,但仍做出了巨大成绩。到1888年7月,刘铭传共修筑新式炮台10座,配置新式炮,添购兵船,改变了台湾“水师无船”的状况。

可惜的是,在刘铭传告老还乡后,下任巡抚邵友濂目光短浅,废除了刘铭传为台湾量身定做的政治举措,至此,刘铭传在为台湾建设付出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1896年,“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将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的刘铭传在家中病逝,一代传奇将军永垂青史。

据记载,刘铭传临死前仍然心系台湾,听到清政府甲午战败、割让台湾的消息后,他整日沉默无语,“忧思郁结”,终至卧床不起。据说,刘铭传死前还面朝东方高呼:“苍天啊,还我的台湾!”

参考资料:

『《清史稿》、《刘铭传与台湾近代化》、《清稗类钞·战事类》』

↑ 点击上方“微美肥西”关注我们

你想了解清末淮军历史文化和

流传数千年的桑蚕文化吗?

那就快和微小西一起走进铭传故里

看看二者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

「关注」文化旅游“盘活”铭传旧居,肥西这个地方处处都是风景!地方这么美,还不去瞧瞧?「关注」文化旅游“盘活”铭传旧居,肥西这个地方处处都是风景!地方这么美,还不去瞧瞧?

近日,铭传故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暨肥西县首届蚕桑文化节在安徽肥西县举办。这是肥西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一次尝试,旨在让淮军文化与蚕桑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助推文化与旅游产业同步升级。

名人故居游升温

肥西县铭传乡得名于著名的淮军将领刘铭传。清朝末年,从这里走出的刘铭传,曾任台湾首任巡抚,被载入史册。他的故居和墓园目前均保存完好。其中,刘铭传的故居——刘老圩于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台办批准为“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近年来,刘铭传的故事被多次搬上荧屏,铭传乡的旅游业随之升温。去年年底,铭传故里风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并于今年5月正式挂牌。

刘铭传故居

↓↓↓

「关注」文化旅游“盘活”铭传旧居,肥西这个地方处处都是风景!地方这么美,还不去瞧瞧?

刘铭传墓园

《圩堡枪声》观摩研讨会

《圩堡枪声》剧照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铭传乡将境内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整合,开发了刘铭传故居、刘铭传墓园、刘铭传纪念馆、淮军将领圩堡群、小团山香草农庄,以及大潜山、二潜山、潜山水库、红旗水库等景点,整合成“铭传故里”景区。根据规划,8.7平方公里的景区将被打造成台湾地图形状,突显出刘铭传和宝岛台湾的关系。

小团山香草农庄薰衣草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

肥西县铭传乡除了远近闻名的淮军文化外,流传数千年的蚕桑文化也是一大特色。而且这里的蚕桑文化和刘铭传还有很深的渊源。据史料记载,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时曾设立蚕桑局,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刘铭传故居,他和子孙手植的小桑树经过百年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被当地人称为桑树王,亦成为当地一景。

桑树王

据了解,种桑养蚕是铭传乡的传统产业,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目前该乡种植桑树1.5万亩左右,全乡约有1/5人口从事种桑、养蚕、缫丝等相关工作。近年来,铭传乡吸引企业投资,建设了桑果采摘园,开发桑葚酒、桑叶茶、桑枝木耳等农副产品,拓展了产业链,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因此受惠。而依靠桑葚等鲜果采摘,铭传乡的餐饮、住宿等规模也越来越大。

游客采摘桑葚

桑叶茶

“桑葚酒、桑叶茶、桑枝木耳、蚕丝被……我们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蚕桑制品,但市场知名度还不高。”铭传乡党委副书记郭季文说,今后要把蚕桑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办,把游客“请进来”,让产品“走出去”。

养“宝宝

蚕茧和蚕丝

近年来,铭传乡不断深耕蚕桑文化和淮军文化,加强乡村旅游规划和建设,已成为合肥周边集生态、休闲、人文于一体的乡域旅游典范。“刘铭传是人们熟知的历史文化名人,深挖与他相关的历史文化,有助于叫响铭传故里的旅游品牌。”郭季文说,融合历史文化之后,乡村旅游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

开创旅游扶贫新模式

随着蚕桑产业的不断延伸和升级,铭传乡以此为切入点的精准扶贫行动开始上演。目前,该乡成立了井王社区扶贫产业园、丰宝扶贫产业园、铭传乡蚕桑扶贫产业园等扶贫园区,精准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制作蚕丝被

以铭传乡蚕桑扶贫产业园为例,去年,铭传乡政府申报扶贫财政资金50万元入股铭传丝厂,丝厂以“贫困户种养+扶贫资金入股+企业收购生产分红”的模式进行经营,吸纳各村(社区)的贫困户就业。去年年底,丝厂根据所得收益,为195名贫困户分红。此外,丝厂还和铭传乡96家贫困户签订了蚕茧保护价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贫困户蚕茧,贫困户直接收益3.2万余元,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王玉创)

看到这里

你有没有很心动呢

想象自己身处铭传故里

沉浸在这自然与文化之中

倾听这美妙的乐章

文字来源:中国旅游报

审核:张建春丨责编:张静丨编辑:常燕茹

主办单位:中共肥西县委宣传部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肥西县网宣办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weimeifeixi2017@126.com